白马寺大桥

小编提示您: 本篇文章标题是《白马寺大桥》。?新中国成立前的青海,交通运输业十分落后。当时运输,主要靠汽车、胶轮大车(也叫拉拉车)、木车(也叫杠骚车)、骆驼脚夫,此外还有旧时黄河、湟水运输。...。

?新中国成立前的青海,交通运输业十分落后。当时运输,主要靠汽车、胶轮大车(也叫拉拉车)、木车(也叫杠骚车)、骆驼脚夫,此外还有旧时黄河、湟水运输。...。【白马寺大桥】

//本文由热心网友[会笑的眼睛] 投稿。


白马寺大桥

白马寺大桥

新中国成立前的青海,交通运输业十分落后。当时运输,主要靠汽车、胶轮大车(也叫拉拉车)、木车(也叫杠骚车)、骆驼脚夫,此外还有旧时黄河、湟水运输。湟水河上运输工具主要是“皮筏”,每个小“皮筏”由32个羊皮胎组成,用麻绳拴在一个长方形的木制亭排上;四个小“皮筏”合并拴绑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形大“皮筏”;也有小木筏,它是由三十根大木头(主要是杨木、松木,还有柳木和榆木)组成,先是十五根连在一起,再用柳木棒、麻绳把两部分连接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的木筏。

那年4月初,我与朋友到互助红崖子沟乡白马寺村了解白马寺大桥修建经过。在朋友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白马寺村东头的苏旦智老汉家。

苏旦智老汉热情接待了我们。彼时,老汉已93岁高龄了(2013年8月去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听清我们来意,便讲起小时候在白马寺湟水河岸边亲历的运输之事。

白马寺位于湟水河北岸,全村约有15户人家,土地约500余亩,唐蕃古道从平安镇张家寨村沿湟水河北岸经白马寺村西延,道路两边有十余家商铺和车马店,有一渡口。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个支流,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包呼图山,流经湟源、湟中、西宁、平安、互助、乐都、民和,省内长349公里,至兰州达川古河嘴入黄河,全长370公里;那时候的白马寺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贸业发达,是青海开发较早的地区。

老人说,那时候湟水河是一条宽阔的大河,河上没有桥,互助县高寨、哈拉直沟、红崖子沟乡的人要到河对岸平安驿访亲走友,极不方便,到了冬天,湟水河结了冰,厚而结实的冰面才接通了两岸,人们称之为“冰桥”。当时,人们就踩着冰面过河,购买生产和生活用品。春、夏、秋三季过河要坐皮筏子,只有两只皮筏子。皮筏子由几根长的木棍排成方格子,如一个“井”字,再用牦牛毛搓成的绳子固定好,就成了羊皮筏子的骨架。整张不透风的羊皮只在一只腿处留个吹气口,人们鼓足劲吹气使羊皮鼓起来,然后系紧吹气口,几十个这样吹满气的羊皮被固定在架子上,就成了羊皮筏子。每个皮筏由两人操作,前面操作的是“把式”,行业里也叫“前桨”或“水手”,后面操作的是“徒弟”,水行里一般称“后桨”。

据老人回忆,白马寺村洪奴义家有一皮筏子,还有一家是韩货郎(民和人)的车马店有一皮筏子。每年春节过后,筏子匠们立即着手准备工作,制木亭排,保养皮胎(即给新、旧皮胎给油给盐),使其柔软耐用。

那时候,洪、韩两家的两个皮筏子供人们往返两岸,在湟水的激流中来回穿梭于两岸之间。划桨声、欢呼歌唱声与汹涌的浪涛声轰鸣不止,震耳欲聋,气壮山河。每人每次坐皮筏子收八个铜板,每只皮筏子上坐七八人,坐在皮筏子上横渡湟水河。皮筏在浪涛上忽起忽落,摇晃摆动,波涛汹涌,险象环生,坐皮筏子一定要沉住气,不能喊叫,否则会让艄公乱了心神,筏子上的人就会有危险。等筏子顺着水流漂到对岸,人们上了岸,艄公就扛起筏子沿着河岸上游走个二三百米。此时,早已有人去渡河点上等候,这些人坐上筏子顺水漂向对岸,艄公扛起筏子向原来的渡河点走去……每天,艄公要这样往返多次。再到后来,由乡公所出资,购置了一只木船供人们渡河,每次可坐25—30人;人们一大早就去渡口,一条很粗的绳子横跨河两岸,摆渡的船工两脚稳稳地踩在船上,船在船工的号子声中缓慢前行。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人们到平安驿还一直靠木船往返。1958年以后,这项廉价的运输方式绝迹了。政府投资铺设了柏油公路,水上运输虽然廉价,但速度慢,赶不上需要;再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湟水河流量逐年减少,有时连正常的灌溉都满足不了。

1964年,政府出资修建了白马寺大桥,当时湟水河两岸的人欢欣鼓舞,出工出力,历时一年修成了白马寺大桥,从而结束了白马寺湟水河没有大桥的历史,极大地方便了两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出行。

时光流逝,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两岸的工农业得到发展,2009年,政府又对白马寺大桥进行了加宽,如今,一座宽16米、长140米的钢筋水泥大桥横跨于湟水河两岸,成为曹家堡空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主要交通干道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