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 两天500公里参赛车辆完成7项比试( 二 )

  第二赛段是快充能力的评测,在美丽的青海湖畔进行。10个车型的参赛车辆分别驶入二郎剑景区的充电桩前,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对10个车型的参赛车辆充电,记录下充电电流、电压及充电时间,以10分钟内所充电量为评测参数。

  第三赛段评测科技配置,对车型从安全性能、实用性能、智能及领先四方面评测,各项满分为25分,由六名评委分别为各参赛车型打分,得分总和为该车科技配置的最终得分。

  第四赛段进行了舒适配置的评测,主要从驾驶员位置、副驾驶位置、后排乘员位置综合评价,共分为后视镜、空调、天窗、座椅、中央扶手五项。由评审委员会选出六名评委分别对各参赛车型进行评分,各项满分为20分,得分总和为该车舒适配置的最终得分。

  6月27日的比赛中,共有两个赛段,总计196.2公里的评测,评测内容包括爬坡能力、静音效果和外观设计。第一赛段是爬坡能力评测,在茶卡至天峻的山路中,赛事组委会选择了一处呈“V”字形连续的上坡路面作为爬坡能力测试的赛道,赛道长800米,起点和终点的海拔落差在20米左右,赛道包括了左弯和右弯,非常适合爬坡能力的评测。要求专业车手使用最低档,将加速踏板全开进行爬坡起步,参赛车辆从起点静止出发,按照指定行驶线路,以最快安全车速到达本次评测终点。由计时裁判记录到达终点的时间,以及由专业设备数据作为评测参数。第二赛段进行了静音效果和外观设计的评测。参赛车辆安装分贝仪,在干燥平坦的环湖沥青路面行驶至少2公里,车辆以50km/h速度通过测试路段,评委记录车内驾驶员耳旁噪声。测试期间,车内的空调呈关闭状态,一切可能产生警示提示音功能均处于关闭状态。最终的噪声数值记录单位作为评测参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