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微博不用微信的白岩松 书海“潮”了一把( 六 )

  新媒体技术为纸书出版辟出新路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和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近年来在工业、军事、医学、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大行其道,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图书出版行业的潮流趋势。通过手机扫描图书中的二维码或图片,即可欣赏到相应的音频、视频,乃至进入一个三维立体、栩栩如生的虚拟世界,这无疑大大拓展了纸质图书原本由凝滞不动的文图所形成的极为有限的空间。正是因为看到新技术的这种优势,一直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保持距离的白岩松此次也终于大胆试水,力图以全媒体图书的方式为自己的老书赋予全新的价值。

  其实早在一年前,白岩松的央视同事、著名主持人董卿就已抢先他一步,以AR技术制作了自己打造的热门文化节目《朗读者》的系列图书。读者只要扫描书封上的二维码下载“朗读者AR”客户端,然后再扫描书中的任何一张图片,即可让静态的图文变成视频呈现,视频内容总长度近1000分钟。《朗读者》的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随后又如法炮制,陆续推出《开学第一课》《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同名图书,也都采用了同样的技术。

  一家已经有近70年历史的老牌出版社为何会想到尝试新科技?据人文社副总编辑肖丽媛介绍,最初想到在书中加入AR,是因为编辑们在做书时的闲聊:“如果读到这里能重现现场多好。”毕竟电视节目用以吸引受众的声音和图像是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出来的,而AR技术恰好突破了这一屏障,使图书和视听得以融合。此外,肖丽媛认为这些图书还有一个优点:“一档节目再火也只是一段时间,书却能真正将其‘经典永流传’;节目在电视上最多也就播几次,而AR能让读者随时利用碎片时间观看。”这就等于说,此类图书做到了把纸质媒介的可收藏性和电子媒介生动、多元的特质融于一身,使两者的优势形成完美叠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