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都西宁,360度全域美景打开( 三 )


本报实习采访人员 王臻

从青海特色小吃聚集的莫家街穿过热闹的地下商场,走过满巷土特产琳琅满目的水井巷,对面的商场门口都是来往的人群,人声鼎沸,热闹不凡,这里就是西宁市的城中区,自古的商贸云集之地。

但是许多来西宁的游客,第一站都会停在西宁最大最鲜明的地方——中心广场,从这座广场上,能真切感受到河湟人家茶余饭后的生活和文化。

除了商业活动和展会,这座广场从正式开放那天就成了西宁人休闲散心的圣地。

当高原的太阳还未升起时,广场上已经开始热闹。舞着剑的、跳着锅庄的、唱着花儿的、打着陀螺的,这些声音像城市的闹钟,每天从广场上响起。

“年轻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我每天早上、晚上都和朋友们来跳跳舞,年纪大了多活动活动精神!”今年63岁的张兰家住黄河路,中心广场是她最常去的地方,她最爱的就是锅庄舞,但有时候也会跟在年轻人的后面学跳慢摇。

下午的中心广场少了歌舞的热闹,却有着城市一角的宁静。放风筝的大爷们相约在广场上,拿着手中的风筝线装点着湛蓝的天空;广场北端的玻璃长廊下放着一排座椅,人们在那里乘凉休憩,长廊内能看到“最佳避暑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有关西宁市历年来获得的各项评比奖牌,从这面铸铜浮雕荣誉墙上的18块展牌,能清晰地看到西宁城的变化和西宁人的努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