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班彦:脱贫新村处处新气象( 七 )
崭新的教室。
在袁光平眼里,如今的班彦村建设得一点也不比城里差。不信,你去班彦村教学点看看。
还没走进校园,琅琅书声已入耳。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的安怀德怎么也不会想到,一把年纪的他也用上了电脑教学。
电子阅览室里,一张张五颜六色的课桌整齐排列,墙角处摆放着一台崭新的电脑,墙上挂着投影布,安怀德熟练地打开电脑操作,孩子们迅速坐在座位上,背诵起刚从网络课堂上学会的古诗。
学校每周安排一堂网络课,透过这张四四方方的投影布,孩子们见识了大山以外的世界,认识了大山以外的人和事。安怀德认为,虽然教学点只有51个孩子,但教学设施不比城里差,孩子们学到的知识不比城里孩子少。
“叔叔再见!阿姨再见!”放学后,孩子们一一挥手告别,他们一点也不胆怯,纷纷朝着镜头比出胜利的手势。看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再联想到吕有金自信、爽朗的笑容,我们不禁感慨,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他们都信心十足,对班彦村的明天满怀期待。
还有更洋气的!前不久,青海首个“光储污水处理”一体化示范项目在班彦村落户。 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部分发电量供给污水处理站自用,出水质量达到一级B类排放标准,能有效解决村民们的污水处理问题;剩余电量上网,除每年解决1.15万元电费外,还可带来2200多元的年发电收益。
推荐阅读
- 青海杂多县:决战“脱贫攻坚” 实现”六个提升“
- 『青海日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米滩村的脱贫“梦工厂”
- 大米滩村@大米滩村的脱贫“梦工厂”
- 「中国」澳总理对华画风突变 称赞起中国的脱贫工作
- 青海省7.8万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已全部脱贫
- 【经济发展】海西: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 基层■基层村干部要当好脱贫攻坚的“领头羊”
- 『精准脱贫』用勤劳的双手铸就梦想
- 「青海日报」让民生答卷写满“稳稳的幸福”
- 青海日报@青海省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已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