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的原住民如何走进现实世界( 二 )


网络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天涯”变成了“咫尺”,但同时也把“咫尺”变成了“天涯”:由于网络所构造的虚拟世界打破了时空的阻隔,使得不同空间的人们能够以网络作为公共平台展开互动交流,“人虽然在天涯,但是心好似贴得那么近”;但另一方面,沉湎于虚拟世界的人也容易出现逆向疏远,对于身边的亲人、朋友与环境失去了原有的热情,“近在眼前,但人心之间却有如天涯那么远”。正是由于网络生活中“天涯”与“咫尺”的变换,加上大学相对宽松的管理方式,使得很多大学生尽享虚拟世界的便利。借助网络,他们可以足不出户,信息尽在掌握,衣食住行均可轻松解决;通过智能手机,身在“曹营”,心可以在“汉地”;通过社交软件,任何动态,“秒”及全球;学术信息、最新进展,网络上随时备查。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他们也极易陷入虚拟世界的“虚幻”中,不能自拔。

究其原因,就在于虚拟世界似乎超越了现实世界之日常、烦琐、无趣,而创造了一个没有瑕疵的美好世界。而网络技术也以“光的速度,海的容量”大大地节省了人们的交往成本。

但虚拟世界毕竟不是现实世界,两个世界的混淆与颠倒,不仅可能使得大学生们迷恋于虚拟世界的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性,分不清方向,而且容易使他们逐渐丧失面对现实世界的兴趣、勇气,遑论改造世界的雄心与壮志了。长此以往,麻醉的是斗志,浪费的是时间,败坏的是心性,丧失的是热情,耗费的是身体。有些人因此逐渐丧失了独立的判断力,想挣脱却无法动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