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气象三:脱贫后,班彦村变洋气了
2017年12月,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脱贫了!...。【【深入实施“五四战略” 奋力推进“一优两高” 脱贫攻坚奔小康 】 互助班彦:脱贫新村处处新气象】

崭新的教室 在袁光平眼里,如今的班彦村建设得一点也不比城里差。不信,你去班彦村教学点看看。 还没走进校园,琅琅书声已入耳。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的安怀德怎么也不会想到,一把年纪的他也用上了电脑教学。 电子阅览室里,一张张五颜六色的课桌整齐排列,墙角处摆放着一台崭新的电脑,墙上挂着投影布,安怀德熟练地打开电脑操作,孩子们迅速坐在座位上,背诵起刚从网络课堂上学会的古诗。 学校每周安排一堂网络课,透过这张四四方方的投影布,孩子们见识了大山以外的世界,认识了大山以外的人和事。安怀德认为,虽然教学点只有51个孩子,但教学设施不比城里差,孩子们学到的知识不比城里孩子少。 “叔叔再见!阿姨再见!”放学后,孩子们一一挥手告别,他们一点也不胆怯,纷纷朝着镜头比出胜利的手势。看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再联想到吕有金自信、爽朗的笑容,我们不禁感慨,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他们都信心十足,对班彦村的明天满怀期待。 还有更洋气的!前不久,青海首个“光储污水处理”一体化示范项目在班彦村落户。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部分发电量供给污水处理站自用,出水质量达到一级B类排放标准,能有效解决村民们的污水处理问题;剩余电量上网,除每年解决1.15万元电费外,还可带来2200多元的年发电收益。 而班彦村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互助县综合示范项目投入运营后,村民们的生活又发生了巨变。各个快递公司的送货车开到了村口,村民们摇身一变成了“网民”,有的做起了微商,有的过足了拆包裹的瘾。 “你说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哪一点比城里差!”看到采访人员吃惊的表情,袁光平故意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