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村:幸福生活延绵不绝( 四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04年,同128户牧民一起搬到长江源村的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已然由原来的“马背学校”蜕变成现在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由教学楼、综合楼、体育馆、学生公寓、食堂、浴池及幼儿园组成的具有民族教育特点、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人性化管理的藏族寄宿制小学。
长江源民族学校政教处副主任索南吉说:“自从搬下来后,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运用到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直观快速地接收到新知识,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自办学以来,学校一直坚持以“建设幸福的民族校园,奠基孩子的幸福未来”为办学理念,以“知识改变人生,传承利于发展,幸福来自舍得”为校训,适龄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学生毕业率和升学率达到100%。
三年级二班的教室里,语文老师达热拉毛正领着孩子们大声朗读课文《寒号鸟》,与其他学校不同,这里的《寒号鸟》课文是藏文版的。
“我们学校按照国家二类模式双语教学,采取低年级(一至三年级)、高年级(四至六年级)逐步过渡,低年级所有授课内容可用藏语教学,能够帮助藏族孩子更好更深地理解学到的知识。”索南吉介绍说。
推荐阅读
- 黄硕嫁给诸葛亮之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 印度古老传统 美女天仙的印度圣女真实生活
- 西太后的隐私生活 慈禧养男宠可信度有多高
- 蔡锷死后小凤仙的曲折人生 小凤仙的凄凉生活
- 刘伯温隐退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刘伯温生平简介
- 被打入冷宫的妃子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
- 汉武帝靠什么来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呢?
- 古代纳妾要多少钱?左拥右抱的生活容易吗?
- 民国美国大片风行广州 1张包厢票够平民生活1月
- 当驸马其实很可怕?揭秘古代驸马的悲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