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9 | 化妆品行业年度十大数据:谁会恐慌,谁又在期待?

科技频道 - 文章原标题:盘点2019 | 化妆品行业年度十大数据:谁会恐慌,谁又在期待?

导读:以数据总结中国化妆品市场的2019年,不难看出一些惊人的变化。

如果用“数据”回顾2019年的化妆品行业,你会想到什么?《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梳理了十大类数据,涉及资本市场、多元渠道、新锐品牌、营收业绩、国家政策、法规监管等多个方面,透过这些数字,梳理化妆品行业2019年的变化轨迹。

01

40亿元

夭折收购案的背后,淘系品牌集体“水逆”

回望2018年的年尾至今,国内至少有4件备受瞩目的与化妆品行业相关的收购事件夭折。

其一,2018年12月25日,御家汇宣布终止支付现金10.2亿元购买北京茂思商贸有限公司(阿芙)60%股权。

盘点2019 | 化妆品行业年度十大数据:谁会恐慌,谁又在期待?

其二,12月26日晚,拉芳家化发布公告称,拟终止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于增资并收购上海缙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股权。此前,拉芳家化拟使用现金8.08亿元增资并收购上海缙嘉51%股权,后者是进口品牌运营商及电商服务商。

其三,2019年5月25日,家喻户晓的“永久牌”自行车母公司——中路股份披露公告称,终止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作价40亿元收购上海悦目(膜法世家母公司),这笔重大资产重组最终未能成行。

其四,2019年6月24日,华仁药业发布公告称,受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决定终止收购韩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股权。

上述收购事件夭折,前三或多或少都与标的的淘系背景有关,显然,曾经倚靠头部电商渠道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淘品牌和TP商想要谋求上市公司的青睐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02

64家

直销“大地震”,多家公司涉及化妆品业务

2019年2月14日,商务部发言称已暂停办理直销相关的审批、备案等事项,同时正在清理整顿行业,完善直销相关法规制度。在经历了接近4个月时间的清理后,6月11日,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系统正式更新了直销企业的直销产品和直销培训员复核登记信息。

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显示,此次完成备案符合登记的企业仅为91家, 35%为外商投资企业,其中,有64家企业涉及化妆品销售业务。

盘点2019 | 化妆品行业年度十大数据:谁会恐慌,谁又在期待?

记者6月份从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上看到,本次通过备案的89家企业中,不乏爱茉莉化妆品(上海)、宝丽(中国)、雅芳(中国)、如新(中国)、完美(中国)、玫琳凯(中国)、江苏隆力奇等知名化妆品企业。从产品数量看,雅芳(中国)、完美(中国)、玫琳凯、天狮等多家企业均有显著变化。

相关数据显示,本次直销备案产品复核前(2018年12月底)直销产品的数量4304种,复合后减少1917种,减少44.5%。

权健事件引发的“直销地震”过后,商务部日前正式更新直销企业及人员的复核登记信息。伴随着“强监管”,产品数量和直销员的减少,在国家的严格监管和各方努力下,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和品牌将会有健康的生存环境,直销行业未来也一定会走向光明。

03

1726亿元

欧莱雅前三季度创十年最高增速,外资巨头们业绩持续飘红

10月29日,欧莱雅集团发布最新财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集团总营收219.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26亿元),同比增长7.5%,欧莱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安巩对此评价到,欧莱雅第三季度业绩十分出色,增速达到了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在总体高速增长的美妆市场中横向对比来看,这一成绩也十分亮眼。

盘点2019 | 化妆品行业年度十大数据:谁会恐慌,谁又在期待?

事实上,在中国市场拉动下,资生堂集团、宝洁公司、雅诗兰黛集团等多个美妆(或涉及美妆)巨头的成绩单均持续飘红。

资生堂集团前三季度销售额为约人民币541亿元,同比增长5.1%,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雅诗兰黛集团三个月卖了251.8亿元,亚太区电商占比高达50%;联合利华上半年营收超2000亿人民币,美妆业绩贡献最大达820亿元;LG生活健康上半年卖了215亿,创15年来历史新高;宝洁集团2019财年(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录得销售额4657.13亿元,同比增1%。

04

2小时

双十一再创成交“神话”,美妆品牌的“焦虑”何时止?

2019天猫双11成交额以2684亿元收官,美妆品类的贡献不言而喻。在这张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外资美妆居高不下,本土品牌也不甘落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