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固定义齿戴牙前后要注意什么?

种植固定义齿戴牙前后要注意什么?

-----------------------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 , 如有侵权 , 敬请告知

先来给大家普及一下义齿的知识

义齿的定义

义齿就是人们常说的“假牙” 。 就像把“假腿”、“假肢”称为“义肢”一样 , “义齿”的意思就是指为人类尽“义务”的牙齿 。 医学上是对上、下颌牙部分或全部牙齿缺失后制作的修复体的总称 。 义齿分为可摘与固定两种 。 固定义齿(俗称“固定假牙”)是不能由患者自己取戴的 , 而可摘义齿(俗称“活动假牙”)可以由患者方便地取戴 。

义齿的分类

1、活动义齿:患者可自行摘戴的假牙 , 适宜于全口多数牙缺失 , 余留牙少的情况 。 优点是患者可摘下清洁 , 余留牙负担较小 , 但也存在咀嚼效率较低 , 患者需要饭后摘下清洗等诸多不便 。

2.固定义齿:利用缺失牙两侧的健康牙做支持 , 把假牙固定在口腔内 , 适用于少数牙缺失 , 间歇缺牙 , 余留牙健康状态好的情况 。 优点是固定义齿咀嚼效率高 , 患者戴用舒适 , 异物感小 , 不用摘戴 , 缺点是修复时要对缺失牙两侧的健康牙磨除部分牙体组织后进行全冠修复 。

3、种植牙:近年来发展较快较新的技术 , 方法是在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 , 待种植体与牙槽骨形成骨结合后 , 再在种植体上镶牙 , 但种植牙要求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好 , 牙槽骨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 。 种植牙使用舒适美观 , 不损伤邻牙 , 但价格较贵 。

活动义齿

活动义齿即通常所说的“可摘局部义齿” 。 它是指利用口腔内余留的天然牙和基托(牙托)覆盖的黏膜、牙槽骨作支持 , 患者可自行取戴的修复体 。 “活动假牙”借助假牙的固位体及基托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 , 用以修复缺牙及相邻的软、硬组织 , 它是缺牙的一种修复方法 。 活动假牙”的名称其实并不准确 , 因为它仍然有良好的固位 , 并非摇摇晃晃的“活动” , 所以“可摘”二字更为准确 。 但为方便读者理解 , 我们仍用“活动假牙”这个通俗名称 。

按活动假牙的制作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 。

(1)塑料牙 。 与假牙基托为化学性连接 , 多选用成品牙 , 也可特制 。 塑料牙有不易脱落、韧性强不易折断的特性 , 可任意磨改以适应患者不同缺牙间隙 。 但硬度差 , 易磨损 , 咀嚼效能也较差 。 目前临床已广泛采用的硬质塑料牙 , 其耐磨性能较一般塑料牙更好 。

(2)瓷牙 。 借助牙面上的钉或孔与基托相连 , 均为成品 。 瓷牙硬度大、质地致密、不易磨损、咀嚼效率高、光泽好、不易污染变色 。 但其脆性较大 , 易折裂 , 不能任意或过多地磨改 , 故适用于缺隙较大及多个后牙连续缺失、龈距离(牙咬合面至牙龈间的距离)大、缺牙区牙槽嵴丰满、对牙牙周健康者 。

(3)金属(舌)面牙 。 是指人工牙后牙的面及前牙的舌面部分 , 用不同金属铸造或锤造制成 , 利用金属固位装置与塑料牙连接 。 由于金属硬度大故能承受较大咬合力 , 不易破裂及磨损 , 但难于磨改 。 金属面牙适用于对牙伸长或因邻牙向缺牙区倾斜、移位导致的缺牙间隙过小、龈距离过低者 。 此外 , 临床上还采用各种手段来改良假牙性能 , 如在塑料牙内埋金属片 , 以增加假牙的耐磨性 。 也有用铸造金属网状加强物埋入塑料牙 , 以防咬裂 。

(4)金属牙 。 为防止人工牙的纵折 , 对于过小缺牙间隙或过低龈距离者 , 可采用铸造金属牙或金属牙与支托及卡环做整体铸造 , 达到美观耐用目的 。

固定义齿

假牙根据固位方式的不同分为固定义齿(固定假牙)和可摘义齿(活动假牙)两种 。 固定义齿是利用紧邻缺牙区两侧或一侧的天然牙作支持和固位 , 通过固位体将假牙黏固在经过制备的天然牙上 。 这类假牙因为患者不能自行取戴 , 俗称固定假牙 。

固定假牙的基本结构原理与桥梁工程较为类似 , 故医学上把它形象地称为固定桥 , 并且以桥体、固位体和连接体为固定假牙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 。

(1)桥体 。 即人造假牙 , 是通过固定桥来恢复缺失牙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 主要借助固位体和连接体相连 。 制作桥体的材料 , 既要符合自然美观的要求 , 又要具备一定刚度 , 在受到咬合力时才不至于破坏固定桥和损伤基牙 。

(2)固位体 。 牙缺隙两侧的天然牙类似桥梁的桥基 , 医学上称为基牙 。 桥体要稳固地置于缺牙区 , 必须通过一个固定装置与基牙连接 , 这个装置就是固位体 。 为使固位体能抵抗桥体受力时形成的各种应力 , 不至于从基牙上松动、脱落甚至破碎 , 制作固位体的材料要具备一定强度 。 常用的固位体有全冠、部分冠、桩冠嵌体等 。

(3)连接体 。 是固定和连接固位体、桥体之间的部分 。 按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连接体(由焊接成整体铸成的不动连接体)和活动连接体(应力中断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