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台湾试行图书公共出借权 爱书人书写香港书店十年( 二 )
而在同样以繁体中文为主出版图书的香港,在2014年就有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权大联盟收集了梁文道等445位香港作家的联署支持,致函香港特区政府要求实行“授借权”制度,他们提出的要求与上述台湾试行的公共出借权制度设计基本一致,唯涵盖书籍范围更广——只要由香港出版商印制有isbn的出版物即可,并不限制作者的地域和语言 。不过,这些要求迄今未成事 。
香港对图书出版业的统计也较粗略,香港公共图书馆每年按季度出版《香港印刷书刊目录》,以2018年为例,全年共出版12870种印刷书刊,如果剔除其中无isbn的上市公司报告、赠送的非卖品书刊等,全年约出书一万种,考虑到香港人口只有台湾全省的1/4,这个数量也约等于台湾出书量的1/4,倒也相宜 。另外,同样是2018年,香港公共图书馆公布的年度成人中文借阅图书(小说+非小说)排行榜前20名,旅游书占去一半,余下则由金庸及亦舒小说包揽,可以说这也是香港作家呼吁推行图书授借权的重要诱因,甚至比台湾地区作者更为强烈,因为他们比引进书的作者对香港人更有吸引力 。
文章图片
2018年香港图书馆最受欢迎图书(成人中文非小说类)
文章图片
2018年香港图书馆最受欢迎图书(成人中文小说类)
而在图书销售市场,香港自回归以来特别是2003年向内地游客开放自由行后,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个人经营的楼上书店,近几年来则新开了不少主要服务香港本地居民和附近社区的书店 。要了解这些书店,除了去香港实地探访外,还可以先来一趟纸上之旅,因为这十余年来坊间出了十多本为香港书店写书的书 。
最新一本是今年1月出版的《漫读香港书店十年:我城阅读风景》,其实该书去年12月中旬已上市,也可以算作2019年的书;上溯到2018年,则有《书店现场:香港个性书店访谈札记》、《书山有路:香港出版人口述历史》面市;2017年是《香港旧书店地图》和《十年一隅:序言书室十年记念集》;2016年为《七千零七夜 恋恋书?》;2015年有《书店日常:香港独立书店在地行旅》;2014年是《香港寻书》及《江海涛涛:香港书业的昨天 今天 明天》;再上溯到2009年则有《活在书堆下:我们怀念罗志华》及2004年的《半世纪风云:专访香港书业翘楚》 。这11本书仅是我手头搜罗到的,肯定还有遗漏,但基本书写了香港书业概况特别是近十年轨迹 。
文章图片
《漫读香港书店十年:我城阅读风景》,2020年出版
这11本书写香港书店之书,粗可划为群像与个像两类,细则可一分为三:《书山有路》、《江海涛涛》及《半世纪风云》侧重于回顾现代香港书业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尤其是大书店如联合出版集团、大众书局、叶一堂(page one)等连锁书店的发展,著名出版人的经验之谈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香港统计年刊》等官方刊物对出版业的疏忽,保存了一些史料,也有对香港出版作为产业发展的建言 。《书山有路》是香港出版学会筹划数年的成果,后两本则是世界出版社组织编委会釆写,它们体例颇严谨,主要在香港出版业界内部流传,我的这本《半世纪风云》还是2014年在香港书展买《江海涛涛》附送的 。
文章图片
《江海涛涛:香港书业的昨天 今天 明天》,2014年出版
第二类书则是对香港某一具体书店的追忆,可以视作专门的书店史:《活在书堆下:我们怀念罗志华》正如其名,是一班香港文化人如马家辉等悼念青文书屋老板罗志华的文集,罗先生2006年在仓库独自整理书籍时不幸被埋在书堆中去世,至今令人唏嘘不已 。《七千零七夜 恋恋书?》是身兼导演及作家的赵良骏与北角森记书店近二十年的交往写下的深情告白,虽然森记以猫书店闻名于“猫奴”圈,但书中更多的是人与人的故事 。《十年一隅:序言书室十年记念集》是序言书室组稿、编辑、出版的,但它并不限于谈论这家旺角的七楼书店,可以讲自己在书店的爱情故事、店员遇到的始料不及的客人怪问题,也可以发些诸如“独立书店无前途?”、“出版的失败经验 点解(为何)香港书业搞成咁(这样)”的大哉问 。
推荐阅读
- 台湾妹子第一次看大陆春晚 对节目赞不绝口:“颠覆以往认知”
- 《中国新闻网》透露年度盛典节目单,肖战也在其中,期待精彩表现
- 养生段子手健康脱口秀 春节来新闻坊 一道听医讲
- 《启航吧 少年》2022年少儿春晚将于1月31日上午905在梧州新闻综合频道首播
- 五哈新闻报道初体验 陈赫走访采风未来乡村
- 央视《新闻联播》独家报道晚会彩排,提前公开部分嘉宾选择
- 央视《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召开,今年春晚创新引领 值得期待
- 《乡村爱情14》今晚开播,这趟“乡爱列车”你遇到了吗?
- 2022春晚:完成第一次彩排,《新闻联播》首次对其进行全方位报道
- 台湾艺人梁又琳定居杭州!为搬家隔离40天,住宅临钱塘江价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