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特写:20万斤鱼背后的“爱心传递”

_本文原题:特写:20万斤鱼背后的“爱心传递”
新华社武汉3月13日电(采访人员梁建强)凌晨5点 , 泉水湖渔场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
在这个位于湖北咸宁咸安区官埠桥镇的渔场 , 人们正把一尾尾刚从水中打捞而起、仍扑腾着水花的花鲢装车 。 运送的目的地 , 是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牵动着无数人心弦的江城武汉 。
相隔约60公里 , 咸宁嘉鱼县 , 司机贺盛彪也在为运送鲜鱼做最后的车辆检查工作 。 这辆尾号为“9003”的运输车 , 是专门用于水产运输的车辆 , 车上 , 已装上1万斤鲜鱼 。
武汉市民喜欢吃活鱼 。 然而 , 受疫情以及相关严格管控措施的影响 , 近期 , 鲜鱼的配送和保障工作存在一定难度 。
如何让更多鱼能“游”上武汉市民的餐桌?咸宁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 , 调配优质鲜鱼驰援武汉 。
13日上午9时 , 首批20辆满载鲜鱼的水产专用运输车 , 从嘉鱼县、咸安区不同的位置出发 , 集结 , 而后一同奔向武汉 。
一辆辆红色的运输车上 , 悬挂着“咸宁为武汉加‘鱼’鼓劲”“武汉咸宁一家亲、携手抗疫心连心”等条幅 。
驶出青郑高速武昌收费站 , 抵达武汉后 , 经过简短的交接仪式 , 首批调配的20万斤活鱼 , 立即送往武汉市硚口区11个街道下辖社区 。
“活鱼是武汉市民餐桌上的最爱 , 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把活鱼分发到武汉市民手中 , 感谢咸宁 。 ”武汉市政府副市长徐洪兰说 。
按照调配计划 , 货车分赴不同社区 。 贺盛彪驾驶“9003” , 驶向硚口区丰美社区 。 抵达时 , 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硚口大队的“119党员突击队”队员们早已在路旁等候 。
“我们接到社区的消息后 , 就立即组织了突击队员等一共120人 , 来帮着一起为居民配送 。 ”硚口大队教导员占永良说 。
【疫情@特写:20万斤鱼背后的“爱心传递”】“咸宁是鱼米之乡 , 水产资源丰富 。 咸宁和武汉山水相依 , 有着深厚的感情 。 ”咸宁市政府副市长谭海华说 , 此次面对疫情 , 咸宁和武汉也是共患难 。 “在疫情最关键的阶段 , 云南省对口支援咸宁 , 同时 , 河北等省份也对咸宁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 ”
谭海华说 , 此次百里送鱼 , 也是希望把爱心传递 , 支持武汉早日战胜疫情 。 ”
中午1时许 , 卸完了鱼 , 运输车辆陆续开始返程 。 按照咸宁市与武汉市商定的相关安排 , 更多鲜鱼 , 还将陆续“游”上武汉不同区域更多市民的餐桌 。
迎着初春的阳光 , 运输车驶向南方 。 车前悬挂的“武汉必胜、天下咸宁”八个大字 , 格外醒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