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大夫胡洋■湖南患者坐巴士,13个乘客被传染,下车后还传染了1个,如何防护


3月5日 , 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实用预防医学》刊发一则研究 , 聚焦湖南某地一起乘坐公共交通引发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的案例 , 给复工复产路上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一个提醒 。
呼吸科大夫胡洋■湖南患者坐巴士,13个乘客被传染,下车后还传染了1个,如何防护
本文插图

1 人乘大巴致同车8人感染
这起发生在湖南省某地、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发的聚集性疫情如下:1月28日 , 乙地报告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病例A) 。 该患者1月22日发病 , 1月29日确诊 。
1月22日12点 , 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甲地大巴 , 14点到达乙地 , 导致同车7人发病 , 此外还有一名无症状感染者(病例I) 。
1月22日15:40 , 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班车 , 车程约1小时 , 导致同车2人发病 。
当日病例A乘坐的大巴抵达乙地后 , 停留30分钟(停留期间车辆未做消毒处理) , 又载客返回甲地 。 1名乘客(病例J)搭乘该车后(座位与病例A之前乘坐过的座位临近) , 1月24日发病 。 据调查 , 该病例无其他特殊旅居史和接触史 。
该起疫情还引发了三代续发病例:和病例A同车的两名病例之后分别有1名亲属发病 。
呼吸科大夫胡洋■湖南患者坐巴士,13个乘客被传染,下车后还传染了1个,如何防护
本文插图
研究认为 , 这次聚集性疫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两点重要提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能力较强 , 在密闭环境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 在密闭空调车厢内传播距离最远达4.5m;病毒在车厢内有效存活的时长不低于30分钟 , 且病毒存量能够达到足以致人发病的水平 。
从这一期疫情当中 , 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几个防护结论:
大巴上的危险区域
在密闭不透风的公共交通空间 , 如果有可疑患者 , 他的前三排后三排以及侧面的位置为高危区域 , 因此 , 我们乘坐最好选择前后两头的位置 , 至少可以减少一半风险 。
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气溶胶传播
我们都知道 ,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 尤其是密闭的公共交通空间里 , 病人咳嗽、打喷嚏排出的飞沫可能被空气稀释 , 并形成气溶胶 , 浓度较高时 , 可能携带病毒感染健康人群 , 因此 , 公共交通工具上要注意消毒和通风 。
患者离开后 , 密闭空间仍然存在传染性
病毒怕热不怕冷 , 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被杀死 , 但37度情况下可以存活数小时 , 温度更低的环境中甚至能存活数天 , 这个疫情中 , A病人下车后 , 新上车的健康人还被传染 , 就是因为存留在空间中的病毒气溶胶仍然有传染性 。
呼吸科大夫胡洋■湖南患者坐巴士,13个乘客被传染,下车后还传染了1个,如何防护
本文插图
其实 , 密闭交通工具中防护并不复杂 , 戴口罩就可以将感染机会降到极低 , 如果可以通风 , 气溶胶更是很快就被吹散 , 停下来的时候做好消毒 , 更可以除尽病毒 。 再次提醒已经复工的朋友 , 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选用小型车辆 , 注意通风 , 带好口罩 , 注意消毒洗手 , 可以基本上避免感染新冠可能性 。
【呼吸科大夫胡洋■湖南患者坐巴士,13个乘客被传染,下车后还传染了1个,如何防护】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