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全域旅游的“关岭探索”:特色旅游走活脱贫攻坚“一盘棋”

中新网贵州关岭4月3日电 题:全域旅游的“关岭探索”:特色旅游走活脱贫攻坚“一盘棋”
采访人员 李婧
“关岭脱贫摘帽 , 旅游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 ”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黄波说 。
日前 , 关岭自治县摘掉了贫困“帽子”——退出贫困县序列 。
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关岭县 ,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1.08万人 , 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 关岭石头多田地少、土地分散破碎、土壤肥力差 , 农民普遍种植苞谷等传统作物 , 产量极低、收入微薄 。 生态压力和脱贫压力成为关岭头上的“两座大山” 。
“从脱贫到致富 , 找对产业很重要 , 特色旅游就是关岭探索的路径 。 ”黄波说 。
有着“全球晚三叠世独一无二的化石库”“中国摩崖石刻文化的谜都”“三国七擒孟获之地”等美誉的关岭 , 境内有“世界之谜”红崖天书、古夜郎的马马崖壁画、上甲千年古榕树群等享誉省内外的旅游资源 , 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观赏 。
利用当地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 , 大力发展旅游业 , 变贫困山村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 成为关岭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致胜法宝” 。
近年来 , 关岭自治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领 , 通过有机整合区域资源 , 发展全域旅游 , 带动和促进了关岭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这些资源就好比珍珠 , 现在把它们串起来 , 连片打造 , 形成全地域、全领域、全方位、全产业、全空间的旅游格局 。 ”黄波介绍 , 关岭通过开展旅游项目建设扶贫、乡村旅游扶贫、旅游商品扶贫、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旅游教育培训等九大扶贫工程 , 不断增强扶贫力度 。
平均海拔1600米的关岭县永宁镇 , 交通便利、生态良好 , 非常适合休闲运动康养度假 。 近年来 , 关岭县在永宁镇投资3.8亿元打造了集体育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冰雪小镇” 。 该小镇从自身特点出发 , 开发了多种富有创意的旅游项目 , 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 旅游业实现持续“井喷” , 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
景区开发到哪里 , 哪里的村民就能致富 。 关岭自治县目前已建成板贵火龙果生态园、落叶乡村旅游休闲区和高效农业体验区、木城观光采摘园等100余个观光采摘园、休闲农庄、农家乐等休闲农业示范园区 。
 
关岭自治县副县长万江告诉采访人员:“让景区景点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 , 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 对招商引资来的企业 , 都有相应的要求 , 在用工方面要优先考虑周边的贫困户 。 ”
今年41岁的陶应艳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 2017年 , 常年在浙江务工的她回到家乡 ,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进入冰雪小镇工作 , 成为了一名保洁员 , 现在每月收入有2000多元 。
陶应艳说 , 在外地打工 , 房租很贵 , 也赚不了多少钱 , 现在小孩在家里上学 , 家里老人也没有人照顾 , 在冰雪小镇这里做事 , 可以照顾家里也可以挣钱 , 挺好的 。
【【旅游】全域旅游的“关岭探索”:特色旅游走活脱贫攻坚“一盘棋”】关岭自治县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 , 关岭自治县接待游客人数668.23万人次 , 同比增长24.3% , 实现旅游总收入69.5亿元 , 同比增长27.73% 。 近3年 , 关岭自治县通过旅游助推脱贫2532户10360人 。
发展全域旅游只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不够 , 旅游品牌需要专业团队来打造 。 在黄波看来 , 有了旅游经营主体 , 才能升级旅游产品 , 开发精品经济 , 丰富旅游业态 。
“花江大峡谷”是关岭县正在打造的景区 , 景区开发商贵州安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伟杰说 , 关岭自然资源禀赋好 , 峡谷资源十分稀缺 , 当时就是看中了花江大峡谷的市场前景 , 才决定在这里打造旅游度假胜地的 。 景区正式开业后 , 将辐射周边乡镇近9万人 。
“发展全域旅游是关岭的不二选择 , 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 接下来将加大力度打通旅游设施的‘最后一公里’ 。 ”黄波告诉采访人员 , 现在景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旅游基础实施和配套设施不足 , 下一步将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补齐旅游短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