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瓯江船殇》3、军事任务,

_原题为 《瓯江船殇》3、军事任务
赵波急匆匆地赶回北门头码头 , 只见永丰号静静地停泊在岸边 , 心里就踏实了;望着它矫健的船体 , 就像一匹战马 , 随时听候武士的呼唤 , 心里又油燃了一份自豪感 。 码头一角 , 一部军用吉普车停在那里 , 明保正和一名解放军傅连长交谈着 , 身边站着通讯员小张 , 一脸的稚气 , 约十八九岁 。
赵波吩咐船员 , 带小芳到他的卧室休息 , 就过来和明保等人见了面 。 明保对赵波说:“傅连长有一批物资和人员 , 急需运往洞头 , 临时租用我们船只 。 我们要全力配合!” 赵波应道:“那当然!” 他看着傅连长 , 二十七八岁 , 一身军装 , 个子高又瘦 , 腰部别着一把手枪 , 英俊威武 。
傅连长说:“我们经过了解 , 你在洞头这条航道经营多年 , 富有经验 。 ”
明保点头称是 。 他注视着混浊泛黄的海水 , 从江心寺的海面奔流不息 , 一泻千里;时而卷起小小的旋涡 , 望东而去 。 说:“事宜早 , 不宜迟!现在 , 海水已开始退潮了 , 你们的物资和人员赶紧上船!”
“好的 , 就等你这句话!”傅连长对身边的通讯员说:“小张 , 你去通知!”小张说声“是” , 就跑步离开了 。 一会儿 , 从街道一侧树下开来四部军用卡车 。 一部车上 , 跳下二十几名战士 , 动作迅速地打开另外三部车后厢档板 , 卸下一件件大木箱 。 每箱四个战士抬着 , 搬运上船 。
赵波和一名水手 , 下到船舱里 , 配合战士把木箱一一接下来 , 堆放好 。 这时 , 刚才外出的几个船员都回来了 , 一起帮忙 。 才装卸完毕 , 又开来六部军车 。 下来八九十名解放军官兵 , 背着行李 , 带着武器 , 在码头上排队集合 , 上船 。 赵波把他们安顿在客舱里 , 椅子不够 , 有些只能坐在地板或站在走廊里 。 其中一部车是随军家属 , 带着许多行李和几个小孩 , 一行十几人 。 赵波让船员领着这些人 , 到三楼各自的卧室休息 。
待人员和物资全部上齐后 , 一时机器轰鸣 , 众水手解开缆绳 , 船首向东 , 望瓯江口外驶去 。 明保站在驾驶台亲自掌舵 。 他的左边是傅连长 , 右边是赵波 , 身后是舵手 。 因逆风行驶 , 永丰号没有张帆 。
傅连长说:“徐老大 , 我们几点可以到达洞头?”
明保说:“凭我经验 , 闲时日 , 顺风顺水 , 约四个多钟头;逆风顺水 , 就要五个多钟头 , 逆风又逆水 , 则需要六个多钟头 。 现在刮东南风 , 船是逆风而行 , 好在海水顺流 。 不过 , 已退去六有两份多了 。 温州潮汐 , 比洞头慢一个小时 。 晚上七点 , 可以到达洞头 。 ”
傅连长说:“很好!”
“话是这么说 , 但这海路无时定 。 不瞒你说 , 今日行船有些匆忙 。 ”明保说 。
“我也知道 , 只是军令如山倒!前几天一直风大 , 有船开不了 。 今天风静天气好 , 船又不够用 , 才临时租用你们 。 ”傅连长说 。
“这个请你放心!我在这条航道 , 滚爬滚打也有三几年了 , 熟门熟路 。 ”明保说 。
傅连长听了 , 笑道:“那就好!”他注视着宽阔的海面 , 两岸山脉绵连 , 青山秀水 , 说 , “好美的风景!想起几年前 , 我带兵打仗 , 解放洞头 , 三进三退 , 第四次才把红旗插上棺材岙 。 我们都是坐着帆船过来解放洞头的 , 我的一个连 , 仅剩下十几名战士......想想我山东儿女 , 牺牲了多少条生命 。 每次想起 , 无不让我泪满襟啊!”说着 , 他的眼眶红了 。 他说 , “现今 , 老蒋在对岸喊‘反攻大陆’ , 多么不自量力!所以 , 还是要加强战备 ,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洞头是东海前线 , 我们不能再来一次撤退吧!”
明保等人听了 , 颇有同感 , 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 几个人又聊了几句话 , 傅连长就告辞 , 往客舱里去了 。
这时 , 明保发现远处的天边有一片乌云飘荡过来 , 山头云雾缭绕 , 时隐时现 。 他命舵手到他的房间 , 把他那瓶白酒拿过来 。 日常行船 , 明保身为船长 , 站在旁边 , 看看罗盘 , 沿途山形地貌 , 水势流向 。 偶有偏离航道 , 就指示舵手纠正过来 , 很少亲自操作 。 可能现在岁数大了 , 久站犯困 , 精力不集中 。 又听了傅连长的一番话 , 怕误大事 , 心里压力倍增 。 何况今天这船上的东西 , 非同小可 。 平时做民间生意 , 何曾运送这些军用物质和军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