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还有多少未解之谜,甘州

_原题为 甘州 , 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时候▲还有多少未解之谜,甘州
文章图片

甘州 , 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周步
甘州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 也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传说 , 有些你可以不信 , 但有些你不能不信 。
“元朝天下 , 宋朝皇帝”的来龙去脉
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叫赵隰 , 他三岁即位 , 六岁的时候 , 在谢太皇太后的带领下投降了元朝 。 忽必烈的伟大之处 , 还在于他对汉文化的认同 , 基本停止了野蛮的杀戮 。 于是 , 赵隰非但没有被杀 , 还被授予大司徒 , 并封瀛国公 。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 , 元世祖下诏 , 十九岁的赵显去了西藏 , 成了一名僧人 。 张掖在唐朝的时候曾被吐蕃占领 , 元朝时期属于蒙古唐兀特省 , 所以也称“吐蕃”地 。 大概属于学术交流的需要吧 , 也许是别吉太后祭祀的事情 , 赵隰来到了张掖 。 他先是住白塔寺 , 后来住进了张掖大佛寺 。 赵隰法号合尊 , 在佛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由他翻译留存于世的经卷有《因明入正论》、《百法明门论》等 。 也就是这个期间 , 元武宗海山的儿子周王孛儿只斤·和世?来到张掖 , 二人结为好友 。
周王看上了赵隰的妻子迈来迪 。 赵隰是出家人 , 早已了然红尘 , 也深知自身难保 , 于是 , 迈来迪成了和世?的女人 。 迈来迪是赵隰的第二个妻子 。 他的第一个妻子是一位郡王的孙女 。
迈来迪与和世?生活大约半年时间就生下一个儿子 。 之后不久 , 迈来迪去世 。 后来 , 和世?登基帝位 , 不到半年 , 被弟弟图帖睦尔篡弑 。 图帖睦尔就是元文宗 。 元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 , 29岁的文宗病死 , 留下遗诏 , 立和世?之子以求自赎 。 和世?的长子叫妥欢贴睦尔 , 但文宗偏爱和世?的幼子懿璘质班 , 于是便拥立次子称帝 , 既宁宗 。 然出乎意外的是 , 年近七岁的幼帝登基仅仅53天 , 便暴病而殂 , 无奈 , 太后命立妥欢贴睦尔 , 称惠宗 , 又称顺帝 。 顺帝就是迈来迪与和世?生下的那个孩子 。 这就是在张掖流传极广的“元朝天下 , 宋朝皇帝”的来龙去脉 。
张三丰在甘州
张三丰在甘州住了十年 。
张三丰实在是个传奇人物 。 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今辽宁省阜新)人 , 生于1247年 , 名君宝 , 道号三丰 。 确切的说 , 张三丰是宋朝人 , 但到了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64年) , 朱祁镇还颁发了一封的《御刚张三丰铜碑》的诰命 。 诰命是为活人写的 , 这就是说 , 这时候的张三丰还生活在人间 。 如此算来 , 张三丰一生活了218年 。
张三丰很是有才 。 元中统元年(1260年) , 年仅十四岁的张三丰考取了秀才 。 至元元年(1264年)秋天 , 忽必烈迁都大都(今北京) , 下诏各地上报的文采出众者到京待用 , 张三丰应诏来到了元大都燕京 , 据说还干过两年县令 。 《明史·方伎》记载张三丰“……不饰边幅 , 又号张邋遢 。 颀而伟 , 龟形鹤背 , 大耳圆目 , 须髯如戟 。 寒暑惟一衲一蓑 , 所啖 , 升头辄尽 , 或数日一食 , 或数月不食 。 书经目不忘 , 游处无恒 , 或云能一日千里 , 善嬉谐 , 旁若无人 。 ”明史是一部非常严谨史料性极强的书籍 , 从这些文字我们可以得出 , 张三丰是一个登山如履平地、雪地里可以安眠、一次可食一斗、一月可以不食、且有过目不忘、日行千里之能的人物 。
明洪武中期 , 张三丰云游四方 , 来到张掖 , 他寓居的地方就是张指挥的家里 , 且一住就是十年 。 洪武是明朝的第一个年号 , 如此算来 , 张三丰寓居甘州的时候 , 已经是130多岁 。 伺候张三丰的是一个老妪 。 有一天 , 张三丰不在家里 , 老妪从他的葫芦里拿出一颗药丸吃了 , 这个老妇人活了一百多岁 。
张三丰在甘州留下了三件遗物:一件衣服 , 一个药葫芦和一幅《八仙过海图》 。 这三样物件各有神奇 。 这件衣服盖在患者身上 , 疾病很快就好了 。 若是恶疮 , 剪少许烧灰服之既愈 。 天顺中期 , 甘肃副总兵王敬中满(腹部鼓胀) , 久治不愈 , 得到这个消息后 , 即刻前来求取 。 果不其然 , 服之即愈 。 药葫芦更神 , 取一棵草放在葫芦里 , 第二天煎汤饮之 , 病立即好了 。 明成化年间 , 这个葫芦转到了定西侯蒋琬手中 。 一次 , 蒋琬宴客 , 大家都想一睹药葫芦之神奇 , 蒋琬一时兴起 , 便拿出来演示 ,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 , 药葫芦突然自己碎了 , 顷刻之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 《八仙过海图》中间有一“寿”字 。 后来 , 这幅画落入一个都指挥手中 。 都指挥是地方最高军事长官 。 一次 , 都指挥家里留客夜宿 , 夜半时分 , 忽然听到海涛呼啸的声音 , 客人以为是黑河决堤 , 心惊胆战的过了一夜 。 第二天 , 寻声匿迹 , 才知道声音是从这幅画里面出来的 。 后来 , 这幅画为驻甘州镇守太监所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