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甘肃平川贫困户“逆袭”:住楼房 兴产业
“现在养20多只羊 , 一年挣1万多元钱 , 一直想扩大规模 , 院子太小了 , 正在想办法 。 ”走进张玉荣家中 , 他正忙着喂羊 , 由于羊圈小 , 他被羊围在中间 , 挤得左右摇晃 , 他摸摸羊的头 , 脸上挂着微笑 。
家住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常崖村村民张玉荣 , 四年前还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贫困户 , 靠大家救济过日子 , 如今的他 , 靠着自己的勤奋 , 以及政府帮扶 , 生活步入了正常 , 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
今年43岁的张玉荣 , 小时候父亲不幸去世 , 母亲艰难把他抚养成人 , 由于家境贫穷 , 张玉荣读完小学就辍学了 。 及至中年 , 母亲和妻子相继因病丧失劳动能力 , 三个孩子年纪尚小 , 在巨大压力下 , 张玉荣渐渐消沉 , 怨天尤人 , 自己也变得懒惰起来 , 一副逆来顺受、随波逐流的样子 , 从此他成了大家口中的“邋遢人” 。
2014年 , 张玉荣被村上评定为贫困户 , 自此 , 他的命运开始转折 。 平川区政府及驻村工作队多次给张玉荣宣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家庭助学等政策 , 鼓励他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 。
2015年 , 帮扶单位给张玉荣送来6只羊 , 张玉荣逐渐改变 , 尝试养羊 。 2017年 , 他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 花1万元在县城住上100多平米楼房 。 这彻底改变了他“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想法 。 “生活变好了 , 大家这么帮忙 , 我没有理由不努力 。 ”张玉荣说 。
如今 , 张玉荣种植胡麻、玉米、籽瓜等 , 一年收入约有3万元 , 加上羊的收入 , 一年有4万多元收入 。 下一步 , 他打算扩建羊圈 , 扩大养殖规模 。 “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 , 我会尽最大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环境 , 希望他们将来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 ”
多年来 , 平川区政府衔接帮扶工作队从产业发展、医疗救助、教育补贴以及易地搬迁等方面对张玉荣进行帮扶 。 在发展脱贫致富产业方面 , 捐助5000元帮助他家建设羊圈 , 并购买基础母羊6只 。 还积极衔接帮助他申请到了妻子的残疾证、母亲的慢病证和孩子们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 , 解决后顾之忧 。
【「平川区」甘肃平川贫困户“逆袭”:住楼房 兴产业】平川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中部偏北 , 是甘肃17个插花型贫困县区之一 。 近年来 , 平川区围绕“牛、羊、菜、果、薯、药、黑毛驴、小杂粮”八大特色产业 , 精准推进产业扶贫 。 同时 , 补齐短板弱项 , 兜住兜牢困难户基本生活底线等 , 贫困户逐渐脱贫 。 2019年 , 平川区剩余贫困人口621人(动态管理9人) , 贫困面下降到0.64% 。 (完)
推荐阅读
- 李修平主持《新闻联播》多年零差错,退休后情系家乡甘肃
- 新版原创抗疫歌曲MV《背影》,为甘肃加油!
- 甘肃日报|疫情之下互联网发展迎来新机遇新挑战
- 甘肃经济日报|警惕债市风险溢出效应
- 甘肃经济日报|银保监会: 保险资金已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近16万亿元
- 甘肃经济日报|推动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格局
- 甘肃经济日报|17万亿元!金融“活水”的流向关乎企业信心
- 甘肃经济日报|数字货币将带来怎样的“革命”
- 甘肃日报|10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 甘肃东大肛肠医院|甘肃东大肛肠医院:助你远离后“股”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