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特写】客户减少,融资困难,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可能活不过这个冬天
采访人员 | 金淼
编辑 | 许悦
【[界面新闻]【特写】客户减少,融资困难,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可能活不过这个冬天】新冠疫情带来了公众及投资者对于医疗板块的重新认识 , 制药企业在药物、疫苗的研发上的布局 , 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但和药物、疫苗市场上的火热相比 , 资本在医疗机构上却显得冷静得多 。
疫情期间 , 医疗机构患者数量、手术量下滑直接导致医院现金流承压 , 不少医疗机构面临出售、并购的问题 。资产价值被低估 , 理应是抄底的好机会 , 但眼下想要进场的资本还不多 。
不论在疫情期间是否接诊 , 医疗机构的日子都不好过 。根据第三方机构艾力彼对国内316个医疗机构的调研显示 , 2020年2月 , 99.37%的医院门诊量出现下滑 , 100%的医院住院量和手术量出现下滑 , 直接导致76.6%的医疗机构现金流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20% , 88.6%的医疗机构存在资金压力 。
而比起有财政资金支持的公立医疗机构 , 民营医疗机构面临着更大的运营压力 。
等待“输血”的民营医疗
文章图片
在“输血”上 , 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面临着不同的命运 。
同样根据艾力彼的调查报告显示 , 公立医疗机构中有31%的医院在疫情期间可以从财政上获得补贴 , 27%的公立医院有银行贷款渠道 , 16%的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向供应商进行赊账或融资 , 只有14%的公立医没有短期资金来源渠道 。
而在民营医疗机构中 , 29%的医院没有短期资金来源 , 有23%的医院可以获得银行贷款 , 只有9%的医院可以从投资人处获得追加投资 。
一些民营医院希望通过鼓励客户预付款来增加现金流 , 比如美中宜和妇儿医院通过优惠措施 , 争取客户提前为未来的二胎甚至三胎购买孕检服务 。
如果投资人不进场 , 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很可能活不过这个冬天 。疫情后 , 整个卫生体系对于公立医疗机构的重新审视、加大投入 , 势必也将再次挤压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 。
即使有资金愿意进场 , 短线操作最终的结果可能也是两败俱伤 。“医疗投资是长线 , 不是一两袋’血’可以解决问题的 , 前几年热钱来了 , 结果铩羽而归 。不仅有钱还要有运营团队、不然买了再卖没有意义 。”在一家医疗集团从事医院收购的李元在采访中反复强调 。
一位私募机构投资人表示 , 受疫情影响 , 未来医疗服务行业将恢复公立主导、公益性、非营利性趋势加强 。
河南一位医疗器械融资租赁从业人士向界面新闻印证了这一点:“目前河南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是上升的 , 河南针对公立医院的专项债发行已经超过一百多亿 。”由于大型医疗器械设备价格高昂 , 医疗直接采购会对现金流产生较大压力 , 因此医院可以和融资租赁公司合作 , 分期支付一定租金 , 以获得设备的使用权和收益权 , 租期结束时医院支付设备残值获得设备的所有权 。
而目前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迥异的境地也能从医疗设备的采购中窥得一二 。不同于有多种资金来源支持的公立医疗机构 , 多数民营医疗机构自成立起 , 便会遭遇现金流难题 , 因此在本轮新冠疫情之前 , 新医疗器械的融资租赁需求一直多来自于民营医疗机构 。
推荐阅读
- 《中国新闻网》透露年度盛典节目单,肖战也在其中,期待精彩表现
- 养生段子手健康脱口秀 春节来新闻坊 一道听医讲
- 《启航吧 少年》2022年少儿春晚将于1月31日上午905在梧州新闻综合频道首播
- IVE李贤瑞400万点击量的特写镜头,诞生的幕后花絮
- 五哈新闻报道初体验 陈赫走访采风未来乡村
- 央视《新闻联播》独家报道晚会彩排,提前公开部分嘉宾选择
- 央视《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召开,今年春晚创新引领 值得期待
- 《乡村爱情14》今晚开播,这趟“乡爱列车”你遇到了吗?
- 2022春晚:完成第一次彩排,《新闻联播》首次对其进行全方位报道
- 【韩网新闻】被‘Running Man’纠缠的‘不舒服’…“再怎么亲近也不能说脏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