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十日谈|在小秋收里感受大自然
那个小秋收的下午 , 我第一次觉知到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 。
文章图片
跟朋友们去山区游玩 , 我悠游自在 , 一会儿指着山崖边橘红色的刺莓 , 探身摘下几颗 , 捧到别人面前:“这个可以吃的 。 ”没人敢吃 , 我便把那晶莹的莓果一颗颗扔进自己嘴巴;一会儿在小溪旁 , 弯腰掐下几根碧绿带紫的草秆 , “这个也可以吃……”当然还是没人敢吃 。 顾自咬上一段肥嫩草秆 , 果真是记忆中酸酸的滋味 。
他们离我的野草野果子远远的 , 陌生事物总带有某种危险意味 。 我在心中窃笑:“怎么会有问题呢?我绝不会认错三月泡、酸筒秆 , 我可是山里长大的小孩啊!”
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叫永宁镇的小城 , 位于罗霄山脉北段 , 群山环抱之中 。 一条奔涌的河流穿城蜿蜒而过 。 我每天沿着东风路去上学 , 一抬头便会看到壁立的石山 , 陡峭、黝黑 , 矗立在视线尽头 。
在学校我很乖 , 成绩很好 , 就是神情里总有一分怯意——一个人太渴望人们喜欢自己 , 但又不知道如何融入人群 , 就会显出那种拘谨 。
每年十月学校会放三天假 , 叫“小秋收”——现在想就是秋天收获之后 , 由小孩子们去捡漏 , 再次把田野、山林搜索一遍 。 有一年小秋收的任务是上山捡茶籽 , 有任务定额:五斤 。
油茶树的果实有着绿色的棱状纤维外壳 , 成熟后纤维表皮会迸裂 , 当中包裹着的果仁便掉落出来 。 那果仁就是茶籽 , 光泽的褐色 , 呈半圆形或月牙形 。
没有呼朋引伴 , 我独自一人进了山林 。 正午时分 , 秋天的太阳依然光芒灼灼 , 山林在白金的光线下全然敞开自己 。 山里什么树都有:槭树、榉树、构树、油松、青冈木……杂七杂八地生长在一起 , 碧绿、棕褐、火红的树叶混杂在一起 。 我从一条小径到另一条小径 , 爬上一个坡坎又一个坡坎 , 茫然寻找着油茶树 。
【新民晚报■十日谈|在小秋收里感受大自然】每发现一株油茶树 , 能够捡到多少茶籽取决于运气 。 树上的茶籽都被大人们收摘过一轮 , 我要做的是捡拾掉落在树下草丛里的茶籽 , 直到凑满五斤 。
发现了两棵油茶树 , 但树下都只有零星的茶籽 , 连书包的小角落都没有填满 。 我站在一个坡坎上朝四下张望 , 注意到坡的下方 , 正有一棵高大油茶树挺立 。 好 , 就去那儿 。
茅草枯黄了 , 倒伏在坡上 , 覆盖整面山坡 。 我试探着朝坡下迈步 。 噢!我滑倒了 , 直接坐在了草上 , 哧溜往下滑去 , 速度比我想的快得多!有一个瞬间身体失去了控制 , 停下来的时候 , 发现自己已经倒在了坡下 , 而且仰面朝天躺倒!
我躺在一个草窠里了 。 干草的气味、泥土的气味、落叶的气味、树汁的气味直往鼻子里钻 。 种种无以名状的山野之气 , 经由日头暴晒 , 汇合成奇异的馨香 。 虽然年龄小 , 还是第一时间感受到了感官的愉悦 。
我感到我在一个怀抱里 , 在一个干爽柔软的摇篮里 。 太阳暖洋洋地照耀我 , 它收敛了威力 , 变得温煦 。 整个世界像金黄的蜜糖 , 甜蜜 , 散发浓稠的温情 。 我感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愉悦与放松 , 似乎我被接纳了 , 什么都不用担忧 。
几步开外便是那棵油茶树 。 当我起身预备去寻觅茶籽的时候 , 转侧之间看到了奇迹:一枚枚深褐色茶籽就静悄悄躺在身旁草丛下面 , 一小窝一小窝在枯草间闪耀!
那个小秋收的下午犹如神启 , 我第一次觉知到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 , 领悟到自然永不枯竭的馈赠 。 后来读到梭罗 , 他说:“我认为 , 除非每天至少花上四个小时——通常会更多——在树林中、山丘上、田野间漫步 , 完全摆脱尘世的束缚 , 否则 , 我们无法保持身心健康 。 ”我顿时想起那个下午留在心中蜜色的光影 。 (章红)
推荐阅读
- 『高原』高原乡村秋收忙
- 「民和县」田畴沃野好秋景
- 『木场村』“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 红网@金秋撒欢去哪里?2020黄龙洞秋收节等你来
- 【新民晚报】馋!上海市区老牌游乐园变身吃货圣地!一天吃遍14座城市100多样美食
- 「新民晚报」带着这本徐汇建筑阅读手账,开启一场可拍、可听的体验之旅
- 春风不识路@摄影十日谈:第一日
- 新民晚报@贵州六盘水 秋日花正美
- 「新民晚报」“北方小九寨”八里沟
- 【甜到爆表】镜头 | 稻花香里说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