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在中国“消失”的那些日本大企业 现在都在干什么?

原创 正解局 正解局 来自专辑正解局日本系列文章合集
澎湃新闻:在中国“消失”的那些日本大企业 现在都在干什么?
文章图片
◆背后是日本在世界产业链上的跃升 。
正解局出品
说到日本企业、日本商品,在大部分国人印象里,可靠、人性化、质量高 。
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日本企业、产品好像在中国“死”了,消失了 。
记得大概是1994或者95年的样子,我家邻居买了台进口松下2188彩电,花了4000多块钱 。这家男主人是警察,女主人是老师,4000块等于花去全家好几个月收入 。不过,画质、音响的确非常非常好,他们一开电视,就引得很多小孩去看 。
澎湃新闻:在中国“消失”的那些日本大企业 现在都在干什么?
文章图片
这篇文章可以反映出当时松下2188彩电是多么流行
但现在,普通家庭一般都会选择国产的电视机,比如,海信、TCL、小米……
还有像东芝笔记本在1995年进入中国,1997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上升到第1 。
另外,2000年后一段时间,索尼手机非常流行 。
但它们,现在在中国市场很难很难再找到了 。
这些日企巨头,到底去哪儿了?
今天,我就以东芝作为例子,聊一聊 。
01
名副其实的巨头
东芝在中国以白色家电闻名 。
但其实,拥有1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芝,创造过日本很多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制造出第一个雷达、第一台晶体管电视与微波炉、第一部彩色影像电话、DVD……
拥有第一台水轮式发电机、第一台感应电动机等发明,又比如在家电领域,也是电动洗衣机、电冰箱、电饭煲等产品的第一批制造商 。
1985年,东芝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1100,领先于当时已经极负盛名的IBM 。
澎湃新闻:在中国“消失”的那些日本大企业 现在都在干什么?
文章图片
世界上首款笔记本:东芝T1100
在鼎盛时期,东芝制造几乎覆盖了先进制造领域的角角落落 。
1980年代,东芝偷偷把5台精密机床卖给了苏联,让苏联螺旋桨技术一下实现质的飞跃,当时北约的声呐几乎探测不到苏联核潜艇 。
美国勃然大怒,引发了震动国际政坛的“东芝事件” 。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东芝的技术底子是多么得厚实 。
强大技术竞争力带来的是巨量财富 。
在2000年,东芝销售收入就达到了6.24万亿日元,在福布斯世界五百强中排名第38位 。
澎湃新闻:在中国“消失”的那些日本大企业 现在都在干什么?
文章图片
1996-2016东芝福布斯世界五百强排名
02
一下一蹶不振
但就像我们在中国感受到的一样,不可一世的东芝走上了下坡路 。
甚至,一度沦落到通过变卖业务维持运营的境地 。
2015年,东芝将图像传感器业务出售给索尼,还把位于印尼的电视工厂出售给创维,白色家电业务在第二年卖给了美的,电视机业务被海信收购,甚至连占比最大的业务半导体和芯片业务都被东芝卖过 。
爬上巅峰,东芝用了70年,却在不到10年时间里,急速坠入谷底 。
东芝,到底是怎么了?
主要有两个原因 。
一是日本制造的产品普遍非常耐用,大大降低了更新换代的需求 。
二是东芝犯下了巨大的战略失误 。
2006年,东芝因看好核电产业,以54亿美元高价收购了估值18亿美元的西屋电子,如此高价,震惊业内 。
大家都以为东芝要有大动作,几年过去,却是连年亏损 。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重挫日本核电产业,东芝核电投资遭受致命一击,这场野心勃勃的投资,以血本无归告终 。
澎湃新闻:在中国“消失”的那些日本大企业 现在都在干什么?
文章图片
面对覆水难收的投资,东芝做出了错上加错的选择:财务造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