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卫士」忠诚戍边!高碑店小伙:坚守帕米尔高原24载

_原题是:无怨无悔 忠诚戍边 高碑店小伙孙超:坚守帕米尔高原24载)
6月17日上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在乌鲁木齐召开表彰大会 , 授予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边检站民警孙超“戍边卫士”称号 。
「戍边卫士」忠诚戍边!高碑店小伙:坚守帕米尔高原24载
文章图片

孙超在蔬菜大棚精心研究总结经验 。 资料图片
孙超是高碑店市乔刘凡村人 。 1996年 , 17岁的他入伍来到红其拉甫边检站 , 在“离天最近、离家最远”的帕米尔高原 , 开始了长达24年的坚守 。 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 , 全年无霜期不足60天 , 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 , 被称为“生命禁区” 。 对于高原戍边人来说 , 供给保障是最大的困难 , 尤其在漫长冬季 , 能看到一抹绿色成了最大的奢望 。
因为吃不上新鲜蔬菜 , 许多战友头发脱落、口腔溃烂、指甲凹陷、手脚蜕皮 , 有的还患上严重的败血症 。 1998年 , 出身农家的孙超主动请缨 , 在边检站第一座简易大棚里为大家种菜 , 决心要“让高原见到绿色 , 让战友吃上蔬菜” 。 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反复摸索试验和上千次失败 , 孙超终于攻克了高原蔬菜种植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 时至今日 , 孙超已在高原成功种植39种蔬菜、养殖11种家禽 , 发展8座大棚 , 在“万仞冰峰”开辟出“十亩江南” 。 他还主动发挥自身所长 , 先后帮助塔吉克族牧民建起100多座大棚 ,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原群众的饮食结构 。
【「戍边卫士」忠诚戍边!高碑店小伙:坚守帕米尔高原24载】多年来 , 孙超与远在老家高碑店的父母妻儿长期两地分居 , 一年只能见上1次面 。 期间 , 曾有过三次离开高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 但都被他拒绝了 。 高原环境对人身体伤害很大 , 孙超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和风湿病 , 2019年体检时 , 他的胸骨已经变形 , 可他始终不舍离开这片热土 。 2018年 , 原公安边防部队集体转隶国家移民管理局 , 孙超作为坚守高原时间最长的老兵 , 原本可以拿着高达300余万元的复员费回河北老家与家人团聚 。 可他说 , 再多的钱都有花完的时候 , 如果离开了红其拉甫 , 自己就失去了精神的支柱 。 在取得家人的支持后 , 孙超选择继续坚守 。 在他的感召下 , 更多的战友选择随队转改 , 留下来扎根戍守边疆 。
24年来 , 孙超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 , 二等功1次 , 三等功9次 。 2019年 , 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