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塞上风云,

_原题为 塞上风云

『风云』塞上风云,
文章图片

选自1910年《图画日报》
王洪波
正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塞上风云记》讲述了清末北方商贸重镇张家口及有着“北方丝绸之路”美称的张库大道的故事 。 张家口的兴起、发展和最终成为塞上名城 , 与北京都城地位奠定以及由此而来的长城地带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息息相关 。
明仁宗、宣宗以后 , 随着防御理念的变化 , 长城再次大规模修筑 。 宣德四年(1429年) , 张文主持修筑张家口堡 , 其位置北倚长城 , 西对辽金元古道 , 南控洋河谷地 , 东临清河 , 处于蒙古族三条南下通道的结合点上 , 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张家口以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 从建城始 , 经过五十余年的沧桑变迁 , 到明末时张家口已成为汉族与蒙古族互市贸易的重要场所 , 已从单纯的武城转变为一座繁华的塞外商城 。 清雍正五年(1727年) , 中俄开设恰克图互市 , 张家口又成为中俄贸易的中转站 ,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
俄罗斯与中国通商的愿望由来已久 ,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 清政府批准以经由伊尔库茨克-库伦-张家口的商道作为俄国商队往返的官道 , 张库商道初现雏形 。 雍正五年 , 中俄订立恰克图条约 , 开辟了中俄恰克图互市 , “张库商道”向北延伸到了恰克图 。 同时 , 为了加强对中俄、汉蒙贸易管理 , 清政府规定凡出关贸易者必须持有理藩院颁发的“部票” 。 “部票”先由张家口理事同知代理藩院颁发 , 乾隆年间又改由张家口的察哈尔都统署颁发 。 乾隆二十年(1755年) , 清政府禁绝了俄罗斯商人直抵北京的通商贸易 , 张家口成为中俄贸易的必经之路 。
恰克图条约签订以后 , 中俄贸易迅猛发展 。 从贸易总量上来看 , 18世纪40年代 , 每年交易额为40万到60万卢布;到18世纪末 , 贸易额达到近300万卢布 , 到了19世纪中期 , 每年平均贸易额更是达到了927.2万卢布 , 较互市之初增长了约20倍 。 贸易规模的扩大带来的是商号的繁荣 , 康熙初年张家口旅蒙商号有30余家 , 雍正十三年(1735年)发展到90多家 , 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增长到了190多家 , 至道光年间 , 旅蒙商号共280多家 , 规模也更为庞大 。 《塞上风云记》即以张库大道繁华往事为背景 , 再现了张家口这座旱码头当年对外贸易、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盛景 。
从贸易的商品上看 , 经由张家口输出的商品 , 主要为丝绸、棉布、茶叶 , 且各时期所占比例不同 。 互市最初阶段 , 各类丝织品为中国输俄的主要货物 。 随着贸易不断向民间发展 , 价格低廉、经济实用的棉织品逐渐取代丝织品 , 成为对俄输出的主要商品 。 乾嘉之际 , 茶叶输俄数量大幅度上升 。 特别是在1830年英法大战封锁了欧洲海路之后 , 张库商道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主要的大陆贸易商道 , 由此刺激了张库商道茶叶贸易的迅猛增长 , 整个19世纪 , 张库商道几乎可以称为“茶叶之道” 。 俄罗斯经由张家口输入中国的商品则以毛皮为主 。 1785年之前 , 俄国毛皮对华出口额约占对华出口总额的85% 。
随着中俄贸易的不断发展 , 张家口的金融业也开始兴起 。 乾隆元年(1736年) , 山西商人王荣廷出资四万两白银 , 在张家口开设“祥永发”账局 , 经营存款和放款业务 , 成为张家口 , 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最早的一家金融机构 。 随后又出现了大升玉、大全玉等规模较大的账局 , 张家口成为中国北方金融业的起源地之一 。 为了弥补账局不经营汇兑业务的局限 , 道光初年 , 山西商人又创办了票号 。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 , 张家口已有锦泰亨、日升昌、日新中、协同庆等票号总号或分号12家 , 不同银号、不同地区间资金往来活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