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唱响“共舞和谐”主旋律( 二 )


就在五六年前,江西沟乡地区的各村之间的牧民有时会发生一些小矛盾 。元者村村民尕玛告诉采访人员,后来乡上通过举办赛马会、农牧民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各村之间的村民相互增进感情,加强团结友谊,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邻里间民族团结的友好关系 。
仅仅几年的时间,共和县环湖地区各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国家对藏区的援助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只有团结进步,才能过上好日子 。
环湖地区的切吉乡加什科村大部分草场毗邻海西州茶卡镇,过去在这些交界地区,双方牧民群众难免有一些小矛盾、小纠纷,为协调做好双方群众的思想工作,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从2004年起,双方的各族农牧民群众每年8月份在草原上举办民族团结联谊会 。虽然联谊会规模不大,但群众彼此在联谊会上推心置腹的交流,不仅使该地区的矛盾发生率逐年减少,而且有效地维护了地区稳定,促进了民族团结 。
加什科村呈现出的一切,折射出共和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人心,这与当地大规模推出的创建举措息息相关 。
长期以来,共和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高标准、全方位推进创建工作,努力谱写出一曲曲在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地区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动人篇章 。
团结理念不断巩固
恰卜恰镇金安社区的加央一家是社区的“五星级文明户”,也是这个小区的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户 。走进他家,院里院外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十分干净整齐 。当然,他们家评上“五星级”可不仅仅靠这一点,在左邻右舍的眼中,他们家可是民族团结的典范 。
加央一家是前几年从贵德县迁移过来的居民,当时他们一家5口人的生活十分拮据,为了供儿子上学,加央每天都要到离家40多公里外的草场上放牧赚钱,而妻子尕桑卓玛也是起早贪黑地去卖酸奶和牛奶贴补家用 。经过自己家多年的奋斗和社区各族居民的帮助下,一家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所以我们更要爱党爱国,爱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 。”加央高兴地说道 。
当然,除了评选“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共和县涌现出的干部群众之间互帮互助的典型也是层出不穷——切吉乡多杰太8年如一日照顾无血缘关系的老人;扎根农村,默默奉献,替村民行医看病不辞劳苦的叶血桑保;带领村民一同致富的共和县赛钦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东主加……每个故事主人公都有一段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感人故事 。
【共和县:唱响“共舞和谐”主旋律】融洽的民族关系,确保了共和县各级党员干部都把思想和精力用在带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走向共同富裕的事业上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卫计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宗教管理规范有序、社会治理卓有成效……
这些年,共和县在“和”字上做文章,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已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家凝聚起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念与力量,心中时刻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各民族干部群众一道唱响了“各族群众一家亲”的时代主旋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