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际师生情|张裕钊和宫岛大八——历史上一段跨越国际师生情

文章图片
张裕钊和宫岛大八
【跨越国际师生情|张裕钊和宫岛大八——历史上一段跨越国际师生情】一段跨越国际的师生情
1887年
19岁的日本青年宫岛大八
从横滨港乘船前往中国
历经艰难
他叩开莲池书院的大门
拜张裕钊先生为师
从此
他成为莲池书院招收的第一个留学生
历史上一段跨越国际的师生情
也由此展开
清朝雍正十一年 , 公元1733年 , 雍正皇帝下诏 , 要求每一个省的省会建一所书院 , 为清王朝培养人才 。 直隶总督李卫发现古莲花池环境优美 , 基础设施也相当完善 , 便将校址选择在了莲池 , 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 莲池书院便落成了 , 开始招生办学 。 书院主要招收的是省内的生员 ,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秀才 , 入学门槛很高 。 莲池书院还受到皇帝和直隶官员的重视 , 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名家学者来这里讲学 。 
文章图片
光绪九年 , 公元1883年 , 名噪文坛的桐城派学者张裕钊先生来到莲池书院任院长 。 他反对科举 , 引导学生面向实学 , 接触西学;他淡泊名利 , 心忧天下 , 提倡兴学育才从而富民强国;他讲求实际 , 富有远见 , 鼓励学生弃官从商 , 实业救国;他放眼世界 , 首开莲池书院接待外国访问学者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风气 。 
文章图片
1887年4月12日 , 19岁的日本青年宫岛大八从横滨港乘船前往中国 , 在北京停留一段时间后 , 5月19日到达保定 。 他叩开莲池书院的大门 , 欲拜张裕钊先生为师 。 然而 , 张裕钊先生并不太愿意接收这个来自东洋的学生 , 便说自己年纪老迈 , 又兼书院事务繁杂 , 精力不济 , 委婉地拒绝了宫岛大八 。 尽管初次见面遭到了拒绝 , 宫岛大八并没有即刻返回日本 , 而是在保定留下来 。 最终 , 张裕钊被这个日本青年的好学精神所打动 , 在请示了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之后 , 破例收下了这名日本学生 。 当年的6月3日 , 宫岛大八正式在莲池书院入学 , 从此 , 他成为莲池书院招收的第一个留学生 。 为了便于与中国学生交往和表达自己的向学之心 , 他穿起中国服饰 , 在脑后梳起发辫 。 宫岛大八先由《史记》学起 , 诵读经书 , 文读王安石 , 诗诵韩愈五言古诗 , 笔谈和会话的能力进步很快 。 张裕钊先生通过批改诗文对宫岛大八进行鼓励和提出要求 , 还要求他通经立人 , 广治史学 , 熟读《资治通鉴》 , 通过读书与实践结合了解中国的风俗和礼仪 。 
文章图片
宫岛大八在莲池书院学习两年后又追随张裕钊先生先后至武昌江汉书院、襄阳鹿门书院 , 后为办婚事暂回日本 。 当他再回襄阳时 , 听说老师迫于生计 , 不得不住到西安长子的官舍中 。 宫岛大八毅然决意北上 。 他在严冬时节翻越秦岭 , 经历了百里艰辛路程才得以与老师重逢 。 从此 , 他成为老师的家庭成员 , 日夜相随于老师笔墨之间 。 一年后 , 张裕钊先生病倒了 , 宫岛大八护理医药 , 直到老师病逝 。 由于甲午战争爆发 , 宫岛大八不得已只好含泪回国 , 师生情谊之深 , 如同父子 。 宫岛大八回到日本后 , 创建善邻书院 , 教授日本人中国的传统文化 。 他还将张裕钊的书法艺术广为传授 , 在日本形成了张氏书法流派 。 
推荐阅读
- 山艺学子连续四年荣登春晚,46名师生参演8个节目
- 央视国际频道主持阵容完成洗牌,老面孔离开舞台,新面孔接棒主持
- 《星光大道》捧红的4大明星,一个走向国际道路,一个却遭封杀
- 这就是街舞亮亮淘汰,四人角逐冠军,1位国内舞者和3位国际舞者
- 司马南等五位嘉宾出席中国国际卫视总台三周年台庆并接受专访
- 王一博又被夸了,国际舞者裁判公开赞美,粉丝高呼:捡到宝了
- 《闪光的乐队》吴莫愁跨越时空,梁龙大秀舞姿,令人意犹未尽
- 李克勤战队六位学员三位加盟国际大公司,学员优秀,导师给力
- 《这就是街舞4》国际大神云集,3位冠军官宣回归,守住奖杯有保障
- 《你好星期六》的一次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