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地还是那些地,夏粮为何屡创新高?卫星发现一个秘密( 二 )


文章图片

利用“新华智星”AI遥感系统对亳州高标准农田中的田间道路进行识别和提取 , 可监测道路建设及养护情况 。
谯城区种粮大户聂红伟有超过1280亩土地种植小麦 , 过去依靠人工浇灌 , 每亩成本至少100元 , 且需时两周 。 如今不仅时间缩短到一周 , 成本也显著降低 。
卫星观测作物叶冠含水量 , 可评价高标准农田的水利设施效果 。 蓝色和黄色分别代表含水量的高值和低值 , 一张图上的蓝色、黄色越深 , 则含水量差异越大 。
【农田|地还是那些地,夏粮为何屡创新高?卫星发现一个秘密】农田|地还是那些地,夏粮为何屡创新高?卫星发现一个秘密
文章图片

农田|地还是那些地,夏粮为何屡创新高?卫星发现一个秘密
文章图片

农田|地还是那些地,夏粮为何屡创新高?卫星发现一个秘密
文章图片

2016年9月、2019年11月 , 安徽省均遭遇严重干旱 。 如上图所示 , 2016年时 , 既有大片干旱地区 , 临近河流、灌渠也有大片高含水土壤;而旱情更为严重的2019年 , 蓝、黄对比却明显减弱 , 说明作物和土壤含水量分布较均匀 。
农田|地还是那些地,夏粮为何屡创新高?卫星发现一个秘密
文章图片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农田的“稻田画” 。 只有规模化高标准农田 , 才可能成为巨幅“画板”。 采访人员 张端 摄
从土地平整、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到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 , 高标准农田将成为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中国饭碗” 。
来源:新华社
END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