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碾|故事里的保定 | 一盘青石碾的故事

_原题是:故事里的保定 | 一盘青石碾的故事)
青石碾|故事里的保定 | 一盘青石碾的故事
文章图片

毛主席与青石碾
1948年4月 , 解放战争进入最关键时期 , 毛主席党中央从陕北来到晋察冀 , 来到阜平县城南庄 , 在城南庄居住了35天 , 由于特务告密国民党飞机轰炸了城南庄 。 当晚毛主席就转移到花山村 , 居住了10天 。
青石碾|故事里的保定 | 一盘青石碾的故事
文章图片

毛主席在花山居住时 , 门口有一盘青石碾 , 当地的老百姓为了不影响主席的办公和休息 , 就主动到其它的地方去推米碾面 。
有一天毛主席正在看地图 , 忽然抬起头 , 问警卫员“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 , 怎么没有动静了呢?”警卫员便向毛主席说明了情况 。 毛主席严肃的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 , 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 , 就影响群众的生活!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 , 把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 , 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 快去 , 把乡亲们都叫回来!”“可是 , 碾子转起来真的会影响您的办公和休息啊!”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 , 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 , 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反过来讲 , 我们进行的斗争 , 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 , 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啊 , 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 。 快去吧!”
青石碾|故事里的保定 | 一盘青石碾的故事
文章图片

乡亲们陆陆续续的都回来推米碾面了 , 毛主席一有时间就在石碾旁与乡亲们拉家常 , 这充分的体现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爱护群众 , 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人民情怀 。
【青石碾|故事里的保定 | 一盘青石碾的故事】青石碾|故事里的保定 | 一盘青石碾的故事
文章图片

毛主席的人民情怀
毛主席的人民情怀体现在他的平民气质 , 他自始至终都把自己当成人民的一份子 。 生活中 , 他爱穿便装、粗布鞋 , 衣裤破了补了再穿 , 被子破了补了再用 , 茶喝完了吃掉剩下的茶叶渣子 , 走路累了捡一根树枝当拐杖;工作中 , 他反对走形式、讲排场 , 更反感戒备森严 , 警卫重重把自己和群众隔离 。
青石碾|故事里的保定 | 一盘青石碾的故事
文章图片

他心里无时无刻不装着那些虽然贫穷却积极乐观、默默奉献的普通百姓 。 就是这种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平民情怀 , 使他始终能够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 使他带领人民群众赢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 使他无论生前还是身后都能赢得人民由衷的尊敬和爱戴 。 这 , 就是毛主席的人民情怀 。
青石碾|故事里的保定 | 一盘青石碾的故事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