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上出现高致死性肺栓塞上着人工膜肺做介入,救下来了


发生急性肺栓塞后 , 患者的死亡率可能高达20%-30% , 如果未能及时开通栓塞部位 , 死亡率将更高 , 更何况发生栓塞的患者 , 是一名正在接受手术的癌症患者 。
日前 , 一名卵巢癌患者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适 , 骤然出现心率异常、氧合度异常情况 , 患者一度处于急性肺栓塞后的濒死状态 。 于是 , 一个集结了妇科、心内、呼吸、神经内、危急重症、ECMO治疗团队的医护团队在手术室里进行了会诊、抢救、治疗 , 并利用ECMO(人工膜肺)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
|手术台上出现高致死性肺栓塞上着人工膜肺做介入,救下来了
本文插图

普通手术日的手术室外 , 一场争夺生命的战斗马上就要打响 。
临近手术末期
患者骤然丧失了血压、氧合
当天是一个普通的手术日 , 像往常每一个手术日一样 , 到了下午6点22房手术室的指示灯“手术中”还在亮着 , 正在进行的是一个卵巢癌的手术 , 因为肿瘤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 , 手术异常困难 , 经过约4个多小时的奋战 , 手术已经接近尾声 , 紧张的气氛慢慢轻松了下来,手术室里的医生和护士正在心情愉快地进行最后的关腹工作 。
突然,监护仪的报警声尖锐地响起 , 打破了手术室的宁静气氛 。 患者的心率突然由85次/分增加到了130次/分 , 正在关腹的手术医生立即停止了操作 , 麻醉医生立即予加快补液 , 但很快患者的血压也开始下降 , 主刀医生当即再次检查手术创面 , 并仔细探查 , 并没有发现出血和血肿 。 紧接着患者出现心率减慢 , 血氧饱和度下降 , 无创动脉压无法测出 , 台上的医生开始胸外按压 , 手术室立即按响了抢救的呼叫铃......
|手术台上出现高致死性肺栓塞上着人工膜肺做介入,救下来了
本文插图

患者的血管斑块骤然跑到了肺里 , 不开通 , 这一关键部位的栓塞会致人死命 。
几乎是在十数秒之间,手术室就被涌入的医生和护士挤满了 。 病人的无创血压无法测出 , 即时有创血压仅25/12mmHg , 经皮血氧饱和度也测不出 , 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 , 抢救升压药一瓶瓶推注 , 胸外按压还在继续 , 一边维持生命体征 , 一边在寻找造成这场意外的元凶 。 在科室刘木彪主任李志刚主任的大力支持下 , 叶海燕主任团队迅速集结了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危急重症科的会诊医生 , 和麻醉科一起在手术台前展开了一场全院紧急大会诊,经过讨论认为 , 急性大面积的肺栓塞就是真凶!然而 , 肝素溶栓、纠酸、补液后 , 患者的生命体征仍不平稳 , 胸外按压还在接力 , 如果不进行介入溶栓或取栓 , 患者的性命恐难以抢救 , 但介入取栓的难度也相当大 。
带着人工膜肺做介入
救下患者时已经过了子夜
|手术台上出现高致死性肺栓塞上着人工膜肺做介入,救下来了
本文插图

手术室外的过道不长 , 但对于抢救生命的医生而言 , 每一秒都很关键 。
从主体楼手术室到介入手术室,路程并不长,可这时大家都觉得这条路走起来对这位病人来说是那么的难----谁也不能保证在转运的过程中 , 患者的生命会不会戛然而止 。 而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能争取能使患者坚持到介入室 , 但溶栓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创面的大出血 , 即便溶栓或取栓成功 , 患者能否顺利醒来 , 脱离ECMO也是一个问题 。

|手术台上出现高致死性肺栓塞上着人工膜肺做介入,救下来了
本文插图

ECMO ,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普 , 大众越来越认识的网红医疗设备 , 关键时候 , 它真的能挽救生命
焦急等待在手术室门口的家属听到这个消息 , 这个平时是家中顶梁柱的男人扑通跪在了地上 , 面临死亡威胁的是他承诺要不离不弃的妻子 , 是他稚嫩孩子的母亲 , 即便只有一线希望 , 他也只能赌这个机会!在家属签字后,早已在手术室候命的体外循环周成斌主任团队迅速投入到手术中 , 患者的血管异形 , 手术困难 , 最终在血管外科赵刚主任团队的协助下 , 成功地为病人进行了体外氧合膜肺 , 患者的生命体征也逐渐稳定 。 22点40左右在妇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医生的护送下 , 在ECMO辅助状态下送到心导管室 , 由谢年瑾主任团队进行了肺动脉造影 , 证实左下肺大面积栓塞及右下肺栓塞 , 最终 , 经过艰难的操作 , 左下肺动脉血栓被顺利取出 , 患者被安全地送到了心内重症监护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