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笙歌』可惜,这类旅行者不多见,懂得不去破坏目的地的3个平衡

1 ,
旅行者总希望目的地保留静止 , 但是 , 目的地却并不是为了旅行者而存在的 。
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目的地 , 并且在大地上留下我们造访的脚印 。
脚印太重了:它们接踵而至 , 慢慢侵蚀着目的地固有的平衡 。
懂得不去破坏目的地的3个平衡——很可惜 , 这样的旅行者并不多见 。
『十里笙歌』可惜,这类旅行者不多见,懂得不去破坏目的地的3个平衡原创照片:大漠中我自己的脚印
2 ,
第1个平衡很容易想到——目的地的生态平衡 。
容易想到 , 并不等于容易做到 。
长城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留言本”——那里充斥着各国语言的“到此一游” 。
每年武汉大学的樱花季 , 都有拼命摇树的人 , 以获得落叶缤纷的美照效果 。 照片上的人或许漂亮 , 但心却是丑的 。
张掖丹霞地貌 , 总有人为了拍照翻越栏杆 , 去践踏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的原始状态 。 这种人不但丑陋 , 还无知地触犯了法律 。
类似这样的事 , 并不少见 。
『十里笙歌』可惜,这类旅行者不多见,懂得不去破坏目的地的3个平衡原创照片:西班牙赛哥维亚 , 老外也有这个毛病
好吧 , 即便我们是非常注重环保的旅行者——把烟头掐灭后放进自己的铁盒;拒绝吃口香糖;不丢矿泉水瓶子并对乱扔瓶子的人怒目相向;不吃野味并对吃遍天下的铁胃人群嗤之以鼻;一路上都带着垃圾袋 , 把自己制造的一切自然界不能降解的垃圾统统装起来 , 决不乱扔……
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目的地 , 不去惊扰目的地的生态平衡 。
很难得了!但是 , 这仅仅是尊重了目的地的第1个平衡 。
『十里笙歌』可惜,这类旅行者不多见,懂得不去破坏目的地的3个平衡原创照片:乔戈里峰外围徒步 , 巴基斯坦
3 ,
第2个平衡 , 就不容易被意识到了——目的地的资源平衡 。
甘南迭部县的扎尕那 , 很多年都隐身于深闺 , 绝世美颜不被外人所知 。
现在 , 那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小村子 , 早已开始大兴土木 , 以容纳越来越多的游客 。
每年 , 掠过扎尕那的游客人数 , 是村子固有人口的N多倍 。
这就需要提供N多倍的饮用水、食物、住宿、电力……
这一切都需要极大的扩容;这个扩容 , 不仅消弱了扎尕那的绝世美颜 , 也倾斜了目的地的资源平衡 。
如果你懂逻辑 , 诸如过度拥挤和开发的丽江 , 诸如之前没有门票限购的旅行热点 , 都属于为了追求利益 , 罔顾目的地的资源平衡 。
好在 , 现在有不少景区 , 已经界定了自己的最大接待量 。
『十里笙歌』可惜,这类旅行者不多见,懂得不去破坏目的地的3个平衡原创照片:甘肃迭部县的扎尕那
对于个体的旅行者 ,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我只知道 , 早期的背包客走进扎尕那的时候 , 是自己背着干粮的 。
或者 , 我们不要在资源有限的目的地 , 铺张浪费 。
不要人云亦云地在旺季 , 去热点目的地玩堵车——你自己的旅行体验感也差啊!
『十里笙歌』可惜,这类旅行者不多见,懂得不去破坏目的地的3个平衡原创照片:骑行拉萨河
4 ,
第3个平衡 , 很少有人注意到——目的地的心态平衡 。
你是否想过 , 旅行者的脚印并非仅仅是踏踩在大地上 , 有的也会从当地人文的脊背上重重踩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