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山西永乐宫发现近百件蒙元时期道教纸质文物

_原题为 山西永乐宫发现近百件蒙元时期道教纸质文物
澎湃新闻获悉 , 山西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在开展永乐宫搬迁资料整理时 , 发现近百件与永乐宫宗教活动有关的古籍文书 。 其中的五件蒙古时期道教度戒牒文书和一件或早于同期的刻印道经 , 弥足珍贵 , 对研究蒙元时期全真教发展和永乐宫重建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 经有关专家评估 , 被定为馆藏一级文物 。
道教|山西永乐宫发现近百件蒙元时期道教纸质文物
文章图片

永乐宫壁画西壁《朝元图》局部
2019年6月 , 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在开展永乐宫搬迁资料整理时 , 发现近百件与永乐宫宗教活动有关的古籍文书 。
其中的五件蒙古时期道教度戒牒文书和一件或早于同期的刻印道经 , 弥足珍贵 , 对研究蒙元时期全真教发展和永乐宫重建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 经有关专家评估 , 被定为馆藏一级文物 。
其分别为:“元行尚书省断事官付道人张来童执照”(总登记号:YL417)、“元皇帝圣旨普通度戒牒(含封套)付长春宫李真人”(总登记号:YL418)、“元贵由皇帝福荫丘神仙门人通云真人圣旨”(总登记号:YL419)、“元陕西都总管付道士张志洞执照”(总登记号:YL416)、“元行尚书省断事官给太平兴国观保付执照模板”(总登记号:YL420)、“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总登记号:YL421) 。
道教|山西永乐宫发现近百件蒙元时期道教纸质文物
文章图片

元行尚书省断事官付道人张来童执照(总登记号:YL417)
道教|山西永乐宫发现近百件蒙元时期道教纸质文物
文章图片

元陕西都总管付道士张志洞执照(总登记号:YL416)
道教|山西永乐宫发现近百件蒙元时期道教纸质文物
文章图片

元贵由皇帝福荫丘神仙门人通云真人圣旨(总登记号: YL419)
“元行尚书省断事官付道人张来童执照”(1244年)、“元陕西都总管付道士张志洞执照”(1245年)、“元贵由皇帝福荫丘神仙门人通云真人圣旨”(1248年)分别是元代道士张来童、张志洞和于善庆在各地区之间通行的身份证明 , 三张执照的颁发时间在公元1244至1248年之间 , 行文风格亦颇为相似 , 均先引述朝廷批准宗教人员活动的圣旨 , 再叙述通行事由和持照人履历 , 最后由保人和签发机构画押 。
其中 , 张来童来自涿州定兴孙陈家庄众仙观 , 持照时只有十八岁 , 执照说明了他的年龄、职务、籍贯、师承 , 由陕西终南上清太平宫的道士王德光为他的往来通行作保;张志洞来自陕西终南重阳宫 , 持照时二十九岁 , 由终南重阳宫的知宫张志祐作保为他出具了这份执照;于善庆持照时已是全真教另一祖庭终南重阳宫的主持 , 属于地位较高的全真道士 , 因此他的执照直接由皇帝颁行 , 给予他在各地之间通行无碍的权利 。
道教|山西永乐宫发现近百件蒙元时期道教纸质文物
文章图片

元行尚书省断事官给太平兴国观保付执照模板(总登记号:YL420)
“元行尚书省断事官给太平兴国观保付执照模板”(1244年) , 是山西平遥太平兴国观的道士刘志晏为道众出具通行执照的抄写模板 , 其行文格式皆与其他执照一致 , 但未填写持照人履历 , 或许也可将其视为一件未指定持有人的通行执照 。 通过对这几份通行执照的研究 , 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元代对各阶层道士通行往来的管理制度 , 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永乐宫修建早期与全真教各宫观之间的交流活动 。
道教|山西永乐宫发现近百件蒙元时期道教纸质文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