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线下网点撤并有所增多 银行网点,转型之路怎么走( 二 )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说 , 银行网点向基层下沉 , 补上了农村地区金融短板 , 能够发挥积极的社会效益 。 同时 ,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 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 普惠金融发展空间巨大 , 银行自身也将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 。
怎样更好转型发展?
许多银行在提升服务效率、扩展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方式等方面正进行积极探索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 未来银行网点在百姓生活中仍将占有重要位置 , 银行也将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和当地服务需求合理调整网点布局 。 银保监会明确提出 ,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分支机构变更营业场所前 , 应对新址和原址所在地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服务供求等情况进行充分调研 , 避免造成金融服务空白 。
银行网点该如何转型?采访人员在调查中了解到 , 许多银行在提升服务效率、扩展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方式等方面正进行积极探索 。
智能化 , 服务质效更高了——
企业开立银行账户 , 曾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 。 准备大量材料、到银行排队、填一大摞表格、盖一大堆公章……往往要忙上一整天 。 光大银行阳光E开户系统研发上线 , 帮客户解决了这些烦恼 。
“线上预约申请开户、工商数据系统代填、印章电子化等流程优化 , 大幅节省了开户用时 。 ”一家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孙继华说 , 从走进银行到完成开户 , 仅用了40分钟 , “比我预想的快多了” 。
近年来 , 银行网点智能化改造如火如荼 。 不带银行卡、凭手机即可取款;整钱零钱一起存 , 自助设备也能办理;银行卡可实现快速同号换卡……多种多样的智能化服务不断提升着银行网点的客户体验 。 业内人士认为 ,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发展智能化设备和工具、对线下网点进行升级改造 , 将提升网点服务效率和质量 。
同时 , 机器代替人工完成一些繁琐工序 , 有利于让更多工作人员走出柜台 , 根据客户差异化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
综合化 , 多样服务引进来——
银行网点在推进智能化的同时 , 也在注重融入需求场景 , 扩展服务内容 , 更充分地发挥服务功能 。
“光大银行积极推进银行网点服务综合化转型 , 赋予网点文化服务、旅游咨询、健康管理等多种功能 。 ”沈春华说 , 光大银行广州越秀支行作为广州市医保业务的主办行 , 日均客流量约500人 , 远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 目前 , 该支行服务医保客户超1000万人 。
中国银行广州鹭江支行与当地图书馆合作 , 在网点开辟专门阅读区 , 来网点就可完成图书借阅和归还 。 在重庆的旅游热点解放碑商区 , 平安银行重庆解放碑支行推出文创产品 , 还将引入读书角等 。 一些农村银行网点还可提供快递收发等服务 。
“未来 , 网点富余空间可以尝试多元化利用 , 转化为客户咨询交流、共享学习、共享办公、开展社区活动等的场所 。 ”王海权说 。
更主动 , 银行服务走出去——
不久前 ,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迎来了开学季 。 中国银行广东增城支行工作人员携带五台移动版智能柜台前往学校 , 为师生们提供上门金融服务 。 学校的黄老师说 , 以往开卡、开通手机银行等都要去银行网点办理 , 现在银行提供上门服务 , 只需几分钟就能办完 。
“在技术支持下 , 银行服务设备更智能、便携 , 具备了带出去的可能 , 使客户可以享受到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 ”王海权说 。
为了让山区百姓享受到更充分金融服务 , 福建探索“背包银行”业务模式 。 “银行客户经理背上背包、装好设备进村 , 挨家挨户推广金融服务 。 ”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说 , “背包银行”送贷下乡 , 为老百姓送去了资金“及时雨” 。
线上线下如何协同?
线上业务与线下网点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对于银行而言 , 处理好线上和线下业务的关系 , 是当下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 曾刚认为 , 线上业务的快速发展 , 不会取代银行网点的重要作用 。 未来 , 线上业务与线下网点将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