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结伴」这份古代济南赏花指南告诉你,不同季节该去哪里寻一派缤纷的花开美景( 二 )
王锋 摄
继曾巩之后另一名在齐州任职的文人苏辙也喜欢明湖荷花 。 “冉冉荷香不断 , 悠悠水面无穷 。 ”扑面而来的是一个明媚朗丽又烟火气十足的大明湖 。 整个夏日 , 城中所有的花都被娇艳的明湖荷花比了下去 , 人们不厌其烦观赏荷花 , 还在荷花丛中嬉戏游荡 , 如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 , 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 ”
夏有芙蓉秋有菊 , 赏菊、思念是秋天的主题 。 “暗暗淡淡紫 , 融融冶冶黄 。 ”李商隐把菊花视为最美的花 。 明代崇祯年间《历城县志》所载济南八景之一的佛山赏菊 , 就源于佛慧山 。 不过文人们常常将佛慧山和千佛山弄混 , 因为千佛山也有风姿绰约的菊花 。 明代济南文人边贡写过《九日登千佛山寺五首》 , 其中一首云:“窈窈寺门敞 , 苍苍山径微 。 风轻不落帽 , 云近忽凝衣 。 背领丹枫直 , 垂岩紫菊肥 。 晚途喧葆吹 , 舆醉出林霏 。 ”
【「旅游结伴」这份古代济南赏花指南告诉你,不同季节该去哪里寻一派缤纷的花开美景】不光佛慧山、千佛山有菊 , 其实灵岩寺的菊花也颇有盛名 。 朵朵小黄花盛开在古韵悠悠的山寺旁 , 既清雅又有野趣 , 是难得一见的景致 。 历史上乾隆皇帝南巡途中曾八次来到灵岩寺 , 并且写下了为数不少的诗词 。 这些诗词中有对灵岩菊花的描述 , 称其“物华天宝 , 风味清绝” , 并赐名“灵岩御菊” 。
古代的济南人喜欢菊花 , 并努力通过嫁接技术让一棵菊花的颜色绚丽起来 。 “黄菊一枝独白 , 白中一枝忽红 , 观者已为惊咤 。 ”清代王培荀在他的《乡园忆旧录》中回忆印象中的嫁接菊花 , 仔细观察才知道其中的巧妙 , 根本之上兼杂他叶 。
去私家园林赏名花
如果想看珍贵的名花以及文人雅士赏花的趣事 , 还需要到修缮精美的私家园林 。
使君林是见于记载的济南最早的园林 , 为北魏正始年间(504—508)齐州刺史郑悫所建 , 位于当时济南城北的莲子湖畔 。 史料记载 , 当时园内沟渠纵横 , 水流汩汩 , 亭台错落 , 绿树成荫 。 湖中艳荷盛开 , 莲叶田田 , 不但风光旖旎 , 更是一处绝佳的避暑胜地 。 著名的“碧筒饮” , 就是文人雅士们在这处园林中赏荷时发明的颇为风雅的饮酒方式 。
写出“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的散曲大家张养浩是济南人 , 他弃官回乡后在济南北郊建了云庄别墅 , 风景十分秀美 。 张养浩在散文《云庄记》中写道:“树多梨杏桃柿 , 交枝合荫 , 盛夏亦爽然无暑意 。 负林为亭 , 面亭激流为池 , 实以荷芰 , 环以丛篁、垂柳、桧柏、花卉之植 。 ”想必每到春天 , 园中所植杏树、梨树、桃树纷纷开花 , 落英缤纷 。除了这些果树之外 , 张养浩还种植了其他的花卉 , 具体什么花卉他没有介绍 , 应该是荷花、牡丹、芍药、梅花等北方常见之花 。 光是在园中赏花就是极为闲雅的享受了 , 更妙的是园中还有两只仙鹤 。 “而主之者尝得鹤二 , 豢之既久 , 习人不慑 , 往来饮啄 , 或翔 , 或眠 , 或立 , 或曲颈理羽 , 与林泉花石相映 , 巧史有不能绘 。 ”两只优雅的仙鹤住在园中 , 有时候在泉林花石中或是飞翔 , 或是浅眠 , 花鹤共存于一园 , 景致实在太美 。
明朝时 , 济南城内最豪华的私家园林当属德藩王府 。 王府规模宏大 , “园亭山石之胜 , 甲于全省” 。 主体建筑有承运殿、圜殿、存心殿 , 宫室富丽 , 为济南城内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群 。 在三大殿之西 , 德王朱见潾在元代张舍人园的旧址上建设了西苑 , 苑中有众泉汇流于濯缨湖 , 湖水从宫苑北墙下的水道 , 流入百花洲 , 进入大明湖 。 明末济南人刘敕描写西苑道:“德藩有濯缨泉、灰泉、珍珠泉、朱砂泉 , 共汇为一泓 , 其广数亩 。 名花匝岸 , 澄澈见底;亭台错落 , 倒影入波;金鳞竞跃 , 以潜以咏;龙舟轻泛 , 箫鼓动天 , 世称人间福地、天上蓬莱不是过矣 。 ”至于苑中名花 , 应该非人们寻常看到的凡桃俗李 , 想必是昙花、品种稀有的郁金香、兰花等珍贵花草 。 在西苑中不仅可以赏花 , 还可以听泉 , 更别具一番风致 。
推荐阅读
- 和珅发明了什么东西?乾隆旅游说走就走
- 唐太宗贞观盛世为何不如隋炀帝旅游事业?
- 自从和珅发明这个东西 乾隆旅游说走就走
- 唐朝公务员 不但带薪休假还能发放旅游补助
- 旅游必读!揭秘各地稀奇古怪风俗禁忌
- 盛唐诗人李白酷爱旅游 花27年漂泊四方
- 古人是怎么进行户外活动的?古人也爱晒旅游
- 二战时日本的窝囊废师团 不像打仗像组团旅游
- 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旅游开发的第一大功勋
- 汉朝历史解密: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是为了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