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染花落」《寻美成都》之三圣花乡写意

「流年染花落」《寻美成都》之三圣花乡写意冬日暖阳高照 , 这是西部成都少有的好天气 。 我趁着这大好天气 , 专程前往三圣花乡 , 再次体验了这个接续都市文化的乡村旅游生态圈 。
说再体验 , 这是说我已不止一次来过这里 , 因为它是锦江的创新之举 , 也是成都创意文化新景观 , 尤其是新型城市文化生态的代表之作 , 作为城市文化研究者 , 我是绝对不会放过它的 。 虽然去过不知多少次 , 但每次都没曾深度地感悟过 , 因为不是陪同领导前往 , 就是带着孩子前去 , 接触点位自然有限 , 但三圣花乡的情与形早已渗入骨髓 。
抑或星期日的缘故 , 景区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 农家乐里游客爆满 , 整个景区也人海如潮 , 有的漫步于花园式的景观里 , 有的坐在牌桌上斗地主 , 有的举着鱼竿在池塘边垂钓 , 有的坐在农家乐里悠闲自得地喝着茶 , 还有的三五成群聊着天 , 反正到处都是游客 , 热闹得没有丁点儿的消停 。
1
花香农居是三圣花乡的第一朵金花 , 也最大的一朵金花 。 因此 , 我第一站就去了这里 。
花香农居 , 顾名思义 , 就是以种花为主的农村 , 自然间杂着简约时尚的民居了 。 用此名命之 , 一点儿也不过分 , 因为三圣花乡原本就是成都的花卉交易市场 , 可以这么说 , 花香农居占据了成都花卉市场的半壁河山 。 我们这次去时 , 虽然不是花卉交易的旺季 , 但这里仍旧是人来人往 , 那些花农、花商正讨价还价 , 而且货车里面还装得满满当当 , 更是衬托出了花香农居的自然之美 。
花是这里的产品 , 也是这里的主角 , 因而这里的农居都少不了花的元素 。 虽然栋栋楼房座座院落没有什么特色 , 就是到处可见的川西民居 , 但是每个院落里都用鲜花艺术地点缀其间 , 于是就形成了独具匠心的美景 。
倘若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自己掌握 , 拿上一天来这里坐一坐 , 或品茗 , 或麻将 , 或扑克 , 享受一番花香农居的生活 , 那一定会是件终身难忘的事儿 。 可惜 , 我得完成自己的作业 , 因此没有停下脚步 , 而是匆匆地观赏了下美景 , 就挥手告别了花香农居 。
2
江家菜地 , 顾名思义 , 就是江家的菜地 , 但这不是我们常讲的江姓人家 , 其得名于这里的江家堰村 。
江家菜地是农村美景之地 , 真正是菜园、竹林、农舍混为一体 , 既有农村田园风光的美 , 又有城市交易的经济活力 , 因此这里不是简单的农家 , 而是充满“市”的浓郁味道的经济场域 。 或许在这里 , 你可以感知到城市形成的过程与雏形 。
看到菜地里有很多人在那里劳动 , 原以为是这里的农庄主聘请的工人 , 可看上去又不像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 , 于是我走过去 , 询问了旁边的一位同志 , 她热情地告诉我 , 这是她们家的菜园子 , 城里有喜欢体验农村生活的人 , 她们就分成若干份 , 租售给对方来种菜 , 今天正是星期日 , 她们是专门从城里赶过来的 , 正在打点她们自己的菜地 。 我问她 , 那这菜地没人管 , 别人偷了咋办呀!大姐给我讲 , 不会的 , 我们这里还没有偷菜的事儿发生过 。 不过 , 即使有偷菜的 , 我们还得负责照管 , 因此可以大放心小放心 。
听了大姐的话 , 我便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讲 , 到时我也到你这里来租几分地种种 。 大姐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 可我倒不敢认真了 , 因为我的时间多用在创作上 , 担心没有时间来照料自己的那一分三亩地 。
虽然没有达成合作协议 , 但我的心里特别地爽 , 因为体验经济的实现有了落点 , 能不能成只是我的抉择而已 。 因此 , 我告别大姐 ,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花香农居 , 但那极富川西特色的民居 , 那鲜花簇拥下古色古香的院落 , 特别是那在菜地里劳作的人们 , 久久地留存在我的脑海并挥之不去 , 也许这就是未来都市生活中流行的新节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