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浮华]走在秋夜的昆明

[万世浮华]走在秋夜的昆明[万世浮华]走在秋夜的昆明[万世浮华]走在秋夜的昆明[万世浮华]走在秋夜的昆明[万世浮华]走在秋夜的昆明[万世浮华]走在秋夜的昆明[万世浮华]走在秋夜的昆明入秋的昆明 , 天气异常的好 。 除了一片两片早熟的树叶变黄后翩然落下 , 梧桐和银杏 , 垂柳和沿途的木春菊依然葱绿 , 秋蝉鸣唱着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日间 , 蟋蟀从不缺席温度凉爽但不冷的夜晚 。 这样即便是大师也难以描绘的秋 , 我怎忍心辜负?
【[万世浮华]走在秋夜的昆明】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 享受过丰盛的晚餐 , 夜幕已经降临 。 这时 , 我沿迎海路在滇客隆超市处左入金柳路 , 一路向南 , 行到与前卫西路交叉口右转 , 直向滇池岸走去 , 开始白天没时间完成的运动——每日夜逛 。
这条线走的人较少 。 一路灯光昏黄 , 车辆不多 , 人行道被一排密立的小叶榕树与另一侧酒店和小区的外墙栏栅包围着 , 静悄悄的 , 街灯穿过头顶茂密的竹林和三角梅 , 影儿斑驳着一米多宽的步行小道 , 冬暖夏凉的 , 的确让人感觉惬意得很;与小道对称着的另一侧 , 一条流水淙淙小河 , 它是滇池湖的外流河 , 河埂上 , 连绵不断的藤蔓爬满了每一寸沿岸地土 , 高而粗的金丝垂柳挺拔其中 , 一眼看去 , 绿上绿、绿中绿、错落有致 , 在街灯照耀下的片片叶子浓绿且泛着嫩黄 , 更显生机盎然;当穿过桂花芳香、柳丝亲吻额头的金柳西路 , 就是昆明冬季最美的樱花大道——红塔西路 , 一株株冬樱花在秋里似乎已经整装待发 , 齐腰的杜鹃花、玫瑰花和木春菊 , 她们会在自己的季节里绽放 , 常常给予如我这般夜行者有生活如此就好的陶醉 , 又让人有“只恐夜深花睡去”而不愿匆忙奔走 , 自然放慢脚步去爱花惜柳 , 去听夜的宁静和花开的声音!
向着西山睡美人的方向前行一千多米 , 就是很多外地人游昆明的必到之地:海埂大坝 。 这里 , 除了下雨天 , 好像人就没少过 , 一条长约四千米 , 宽约四十米干干净净的坝埂 , 被一排像哨兵一样整齐的路灯照得如白昼一般 , 黄铜铸成的聂耳像、郑和像、开鱼节渔民晚归鱼满仓的铸像、小儿捞鱼摸虾的铸像、还有用不锈钢铸成的海鸥群飞像 , 被合理的布置在大坝坝埂上 , 一行行楷书小文介绍着聂耳创作国歌的年代和历史背景 , 介绍着祖籍云南玉溪人士郑和曾经七次带领船队航行西洋的辉煌故事 , 介绍着五百里滇池 , 奔来眼底 。 披襟岸帻 , 喜茫茫空阔无边… …——滇池的前世今生;夜风徐徐 , 滇池薄浪“啪啪”的拍打着岸边 , 瞬间泛起许多浪花 , 偶尔跳跃的野生鱼儿与水面相撞的声音 , 让人感受着滇池湖无限的活力;几艘小船孤独的停泊在湖水中央 , 远处 , 西山脚下沿高速公路通明的灯光 , 高跷一带远近不一闪烁的霓虹灯 , 倒影在湖面上 , 被湖水波纹拉得弯弯曲曲的 , 像极了江南古镇漂洋过海呈现滇池湖面的海市蜃楼;睡美人平躺的西山 , 几粒孤灯冷冷 , 懒洋洋的欲睡不能 , 龙门所在三清阁也歇息了它白日香客人声鼎沸的喧嚣 , 偶尔夜莺的哀鸣 , 不免让人略感路人虽多 , 我依然独行的苍凉 。 刹那 , 我隐隐体会到唐人张继听着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 , 看着江上的渔火盏盏 , 也看着如自己一般的枫叶独立秋风 , 心中油然而生但无法倾诉于人的感伤 , 以至于虽经舟车劳顿、却远愁近忧的难以入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