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老字号没有倚老卖老的空间

据9月13日澎湃新闻网报道 , 近日 , 有视频博主到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店就餐并发布了测评视频 , 品尝后认为“感觉里面全是肥肉”“特别腻” , 并称“100块钱两屉有点贵” 。 随后该店发布声明 , 称视频中的“恶语中伤言论不实” , 并已报警 。 店方此举引发网友吐槽 。 目前 , 拍摄者表示未受到警方问讯 , 店方相关声明已删除 。
商家万万没想到 , 自己这一次报警 , 引发很多人的质疑 , 直言在其身上看不到“老字号”应有的风度雅量 。 还有不少人把这种态度与一段时间以来其经营业绩不佳联系到一起 , 认为这样下去只会招致更多人“不理” 。
商家考虑到相关差评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 通过报警来寻求帮助 , 这种思路本没有问题 , 但仅仅针对个人的口感评价就举起大棒 , 则有待商榷 。 舆论的反应可能出于两点 , 一是商家平素的服务和产品确实不得人心 , 引起了一些消费者的反感;二是此前有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因批评商家而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先例 。
这些年来 , 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舆论场 , 一些老字号商家都没有以前“香”了 , 一个比较集中的原因就在于“价贵、难吃、服务差” 。 当然 , 众口难调 , 并不是所有指责都有道理 , 但当集中性声音形成时 , 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 。
今天“狗不理”面对的难题 , 某种角度上也是很多老字号遇到的困境 。 这些老字号明明抓了一手好牌 , 为什么总是打砸了?老字号不能走向“为老不尊”“倚老卖老” , 而是要勇于“归零” , 像当初创业时那样尊重市场、尊重消费者 。 就公众而言 , 对待老字号的态度 , 既不能“逢老必反” , 抱着敌视的眼光;也不能“逢老就从” , 对老字号无原则迁就 , 纵容一些问题的存在 。
傲慢强硬、不思进取 , 不仅仅是老字号自身的原因 , 还与有关方面的放任迁就甚至“溺爱”不无关联 。 比如 , 对于老字号存在的一些经营问题、诚信问题乃至“报警威吓差评者”等行为 , 相关方面往往站在哪一边?老字号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 还涉及“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 , 当然要关心爱护 , 但不能以牺牲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为代价 。 否则 , 很可能会给一些老字号带来错觉 , 愈发恃宠而骄 。
如果对所有市场主体、消费者都能一视同仁 , 一切以法律为准绳 , 以市场规律为基石 , 让商家在商誉受损时可以有效维权 , 消费者发表正常评价时也不会祸及其身;不管你是有头有脸的老字号 , 还是初出茅庐的新品牌 , 遇到问题只能“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 , 那么时下自然不会出这么多幺蛾子 。
【「工人日报」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老字号没有倚老卖老的空间】 关心老字号需要更公平的视角和力度 。 在法治社会和成熟的市场环境中 , 所有老字号都应保持清醒 , 谁都不是特殊人物 , 没有任何法外特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