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集镇」温泉集镇:车轮上的沉寂与繁华

「温泉集镇」温泉集镇:车轮上的沉寂与繁华
文章图片

温泉集镇 。
「温泉集镇」温泉集镇:车轮上的沉寂与繁华
文章图片

搬迁到集镇附近后 , 牧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
「温泉集镇」温泉集镇:车轮上的沉寂与繁华
文章图片

214国道旁正在装修的宾馆 。
「温泉集镇」温泉集镇:车轮上的沉寂与繁华
文章图片

集镇上的藏餐吧 。
「温泉集镇」温泉集镇:车轮上的沉寂与繁华
文章图片

搬迁到定居点的牧民开起了洗车行 。
「温泉集镇」温泉集镇:车轮上的沉寂与繁华
文章图片

温泉集镇附近的牧民定居点 。图片均由本报采访人员 张鹏 摄
车子在路边一幢正在装修的二层商铺面前停下 , 皮肤黝黑的豆拉加关上车门 , 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去 。
“老板过来啦!”在门口干活的工人操着一口四川口音熟络地跟他打招呼 。
“嗯 , 过来看看 。”一楼的12间铺面有几间已经装修妥当 , 楼上23间房子 , 豆拉加打算开家宾馆 。
“放心 , 下个月肯定能完工 。”
站在二楼向窗外眺望 , 长长的214国道上车来车往 。一位大车司机从对面的饭馆剔着牙慢悠悠地走出来 , 不一会儿便开着车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
这个豆拉加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一下子把他的思绪扯回到了几年前……

即将步入人生第50个年头的豆拉加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温泉乡长水村人 。他眼中的家乡跟外人对这片土地的了解并无二致 , 地处高寒地区、山大沟深几个词就可以概括全貌 。
的确 , 作为一个纯牧业村 , 全村近500户、2000多人分散居住在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 , 收入渠道单一 , 草山质量不高 , 还得应付雪灾等自然灾害 。
30多年前 , 人们很少有外出闯荡的念头 , 思想活泛的豆拉加在17岁时提出想跟着外来人一起做些贩卖牛皮、羊皮的生意时 , 他的父亲就难以理解 。
但也正应如此 , 面对几乎清一色的外地商人 , 乡亲们更愿意选择跟知根知底的豆拉加做些买卖 。一来二去 , 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很快掌握了其中的门道 , 也有了更开阔的眼界和想法 。
“当时在村里的温泉边上有条公路 , 为了方便路边开了几家饭馆、商店 , 还有粮站、运输站、寄宿学校 。时间久了 , 都叫它温泉点 。”眼光独到的豆拉加将分家得来的几十头牛羊悉数变卖 , 又从银行贷了款 , 在这里盖起了两排铺面 , 自己开了间超市 , 其余的全部租了出去 。
当时这个地方的繁华程度从温泉点这个名字上可见一斑 。寥寥几家饭馆、旅社 , 经营者大多来自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等地 。由于前后没有停车休息吃饭的地方 , 进入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大车司机往往选择在此驻足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 穿梭在这条国道上的车辆渐渐多了起来 , 温泉点有了“火”的前兆 。

时间很快来到了2005年 。
这一年 , 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 兴海县开始实施生态移民项目 。按照规划 , 长水村的100户牧民将搬迁到温泉点附近 。4间新房 , 只需自筹1万元 。面对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 , 不少牧民却打起了退堂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