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荒漠生绿荫
文章图片
库区里绿意盎然 。本报采访人员 孙海玲 摄
文章图片
夜晚加班加点种树 。李增忠提供
文章图片
运输苗木 。李增忠提供
文章图片
沙漠里的行道树 。本报采访人员 孙海玲 摄
文章图片
李增忠介绍沙漠种树经历 。本报采访人员 孙海玲 摄
文章图片
春季植树场景 。李增忠提供
漫山遍野的金丝垂柳苍翠依旧 , 青榆的新绿夹杂其间 , 漫向远方 。站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龙羊峡库区南岸的山头远眺 , 莹莹碧水间片片绿荫点缀在黄土之上 , 绿色仿佛从未离开 。
若把时间坐标拉长 , 你看到的会是另一番景致:风沙肆虐 , 荒漠蔓延 , 难见草木……上世纪80年代 , 由于库区建设 , 村庄淹没 , 移民搬迁 , 这里逐渐变成了荒漠 。
而今山峦起伏依旧 , 不一样的是昔日的荒坡沙漠上长了草、种了树、发了芽、生了根 。变化背后是李增忠年复一年的坚持和日复一日的呵护 。
李增忠和这片土地结缘 , 还得从2013年的一次偶然说起 。
2013年以前 , 李增忠在大通老家经营着一家农牧科技公司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他听说贵南有个招商引资的项目 , 便第一次踏上了贵南的这片土地 。
山野寂寞 。沙漠里的道路 , 崎岖而蜿蜒 。从县城到龙羊峡库区南岸 , 几十公里的路他走了整整十个小时 。“路实在是太难走了 , 那是一条便道 , 仅能容一辆车通行 , 不时还伴有落石 , 非常危险 。”说起第一次到库区时的情景 , 李增忠的脸上更多的是风轻云淡 。
来库区后他被这里的山水风光吸引了 。“有山有水有风景 , 如果能在这里开发旅游 , 那前景一定不错 。”敏锐的商业嗅觉告诉李增忠 , 留下来 , 搞发展 。
然而 , 除了一汪碧水之外 , 毫无绿意 , 只有漫天的黄沙和连绵的荒山 。要吸引游客首先要把这里的荒漠变成绿荫 , 李增忠决定第一步要先治沙 。
“没被淹没时这里果园成片 , 鸟语花香 , 还有原始森林 , 因为靠近黄河有着自己独特的小气候 。”同行的贵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春告诉采访人员 , 这里曾是拉乙亥乡旧址 , 他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
既然以前能种花种树 , 李增忠坚信 , 他也一定能种活树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只有把荒山变绿荫 , 才能吸引游客 。”2015年 , 贵南县招商引资 , 李增忠成立了龙羊湖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
真正决定要干事业的时候 , 李增忠发现还是小看了这里的气候 。天上没雨 , 山上没树 。一看傻了眼 , 一脚踩下去尽是沙漠 , 连草都没有 , 树怎么栽?这时 , 他才意识到这里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艰苦和落后 。
推荐阅读
- 春秋战国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
- 三国废物学生 万人队伍能写文章的不过十个人
- 解密古代女性洞房用品
- 司徒雷登遗愿缘何难以实现 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议
- 文人冰心和林徽因“结怨” 文章换来一酝陈醋
- 潘金莲原型为贤惠母亲 武大郎系文武双全县令
- 宋孝武帝刘骏:不知廉耻与生母乱伦
- 苏东坡轶事 文章多次应用现代的流行语“呵呵”
- 史上那些奇葩的圈阅 纪晓岚巧用唐诗评文章
- 袁世凯为何用20万大洋也买不到梁启超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