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全|李宗盛把他当偶像,齐秦翻唱他的歌,他却说:歌好不好30年后再说

1987年 , 王杰被李宗盛拒之门外 。
李宗盛评价王杰“唱歌太直白 , 将来不会红 。 ”
差点与歌坛失之交臂的王杰被李寿全捞过去 。
李寿全听出了他难得的社会沧桑感和未经雕琢的不羁 , 为这个气质孤独的男人量身打造了专辑《一场游戏一场梦》 。
李寿全|李宗盛把他当偶像,齐秦翻唱他的歌,他却说:歌好不好30年后再说
文章插图

该专辑一经推出 , 即势如破竹般雄霸排行榜长达半年之久 。随后两年 , 李寿全陪伴王杰一路高歌 , 将之推向巨星宝座 。
九十年代 , 李寿全再为华语乐坛送进王力宏、张悬等人 。
此时 , 离他推动校园民歌 , 掀起音乐改革的风浪已过去二十年 。
李寿全|李宗盛把他当偶像,齐秦翻唱他的歌,他却说:歌好不好30年后再说
文章插图

上世纪60年代初 , 台湾全面管制台语歌谣 。
人们听的歌要么是上海滩流行过去的 , 要么是日本歌曲改编的 , 年轻人嫌老土 , 听的则是英文歌曲 。
本土音乐发展归于停滞边缘 , 有志人士站了出来 。
1974年 , 杨弦 , 胡德夫 , 李双泽三人共同推出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 , 拉开了台湾民歌运动的序幕 。
李寿全|李宗盛把他当偶像,齐秦翻唱他的歌,他却说:歌好不好30年后再说
文章插图

1976年 ,李双泽代劳老友胡德夫出席淡江文理学院的民谣歌会 , 质问唱英文歌的同学:你一个中国人 , 为什么唱洋歌? 并将可乐瓶掷碎在地:“我们要唱自己的歌!” 这桩音乐史上著名的“淡江事件”给民歌运动点了一把大火 。
次年 , 新格唱片创办了“金韵奖”青年校园民歌大赛 , 鼓舞年轻人自己创作 , 演唱自己的歌 。
齐豫、蔡琴、齐秦、黄韵玲、李宗盛......一个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 , 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
音乐人的地位被整个提升 , 为后来流行音乐崛起做了铺垫 。
齐豫一举拿下金韵奖和首届民谣风的双料冠军 。
比赛结束后 , 评审李泰祥找到齐豫 , 把自己作曲 , 三毛作词的《橄榄树》拿给她唱 , 齐豫一曲成名 。
齐爸爸觉得娱乐圈太复杂 , 不同意齐豫留在这个行业 , 所以齐豫决定出国读书 。
她离开新格唱片的时候 , 李寿全进入了新格唱片 。
李寿全|李宗盛把他当偶像,齐秦翻唱他的歌,他却说:歌好不好30年后再说
文章插图

因之前听过的五六千张英文唱片 , 他想把清新的民歌改一改 , 将校园民歌流行化 。
现今做音乐是经纪人导向 , 经纪人指向哪里 , 音乐风向就吹往哪里 。
早期做音乐是制作导向 , 制作人对专辑的定位会变成市场的主流方向 。
不拘一格的李寿全 , 把西洋做音乐的方式放进专辑 。
李寿全|李宗盛把他当偶像,齐秦翻唱他的歌,他却说:歌好不好30年后再说
文章插图

《归去来兮》用大提琴对话 , 《旷野寄情》用弗拉明戈吉他的方式演奏 。
且在20年后 , 王力宏将改编过的《龙的传人》唱响全国 。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李寿全取得了成功 。
李寿全|李宗盛把他当偶像,齐秦翻唱他的歌,他却说:歌好不好30年后再说
文章插图

但当时在唱片公司 , 规定制作人不可以挂名字 , 李寿全心中不平 , 做了四张专辑后离开新格 , 和蔡琴、苏来等人组了一个“天水乐集”工作室 。
它算是台湾的第一个制作公司 , 不过完全没有资本 。
那时台湾流行中国热 , 林怀民创办华人世界第一个现代舞团“云门舞集” , 取自《吕氏春秋》中的“黄帝时 , 大容作云门”;郭小庄创办“雅音小集” , 致力于音乐改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