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码头李镇以乡村振兴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今年以来 , 冀州区码头李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 主动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之路 , 以乡村振兴巩固提升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 全面吹响 。 脱贫攻坚“集结号”
【脱贫|码头李镇以乡村振兴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坚持产业兴旺助力脱贫攻坚 。 该镇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 变“输血”为“造血” , 着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 帮助贫困户脱真贫、真脱贫 。 培育扶贫车间 , 充分发挥融德医疗器械公司、翔跃底盘配件公司、卓艺拖鞋加工厂等6个扶贫车间的典型引路作用 , 搭建就业平台 , 走 “企业带动、送岗上门、就近就业”的就业脱贫新路子 。 发展特色种养殖基地 , 依托烟家雾、泊南牧原农牧公司、阎家寨村瑞信农林技术专业合作社、西宋家庄秋天家庭农场、北小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扶贫农业基地发展特色种养殖 , 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 。 扶持手工作坊 , 挖掘继承传统加工工艺 , 发挥泊南村手工挂面、南顾城村小燕子剪纸等 , 建设形成一批扎根乡村的小微企业群 , 吸纳贫困人口就业 , 发展当地经济,夯实脱贫攻坚的经济基础 。
脱贫|码头李镇以乡村振兴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文章图片

坚持生态宜居助力脱贫攻坚 。 该镇坚持统筹环境治理与脱贫攻坚 , 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 , 动员各方力量 , 整合各种资源 , 强化各项举措 , 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 围绕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邵村沟等10公里邻村岸线 , 重点整治河道环境 , 为助力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 截止目前 , 累计投入机械6800台次 , 人力9600人次 , 清理历史遗留垃圾6万方 , 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 同时 , 该镇还大力实行村“两委”干部包街包片制度 , 坚持清管并重 , 建立及时清扫、定点收集、定期清运、集中处置长效机制 , 巩固和完善集中整治行动成果 , 并通过建设美丽坑塘新试点、打造游园新亮点 ,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巩固脱贫成效 。
坚持乡风文明助力脱贫攻坚 。 该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大力推动移风易俗 , 提升乡风文明 , 着力筑牢脱贫攻坚的群众基础 。 其中 , 在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上 , 积极开展全镇“十星级文明户”申报工作 , 发展星级文明户515户;在加强宣传引导力量上 , 10个行政村建设了乡风文明一条街 , 新建了5个党建文化广场 , 绘制沿路和沿街墙绘120余幅 , 悬挂或粉刷标语30余条 , 投资6万元在339国道两侧摆放党建宣传雕塑5个 , 全面占领农村精神文明宣传阵地 。 在乡村移风易俗上 , 全镇32个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 , 并更换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的制度牌 , 全面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 。
脱贫|码头李镇以乡村振兴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文章图片

坚持治理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 该镇把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 , 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 逐级抓实党建主体责任落实 , 深入推进“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 , 通过严肃组织生活纪律 , 完善议事程序、业务台账等工作制度 , 全力提升抓党建促发展能力 ,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同时 ,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治理体系建设 , 该镇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 32个行政村分别针对各村村情 , 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制度 , 着力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 。
坚持生活富裕助力脱贫攻坚 。 为真正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 , 该镇通积极建立扶贫发展长效机制 , 通过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一两件实际困难、找到一两个增收致富项目或就业岗位、制订一个改善生活的计划” , 确保扶贫攻坚真正成为惠及困难群众的“民心行动” , 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发展动力和增收致富本领 。 同时 , 投资近30万元新建了高标准的乡镇文化站 , 依托码头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积极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迎五一 庆五四”、“放飞新时代 辉煌70年”群众文化汇演等一系列文艺活动 , 进一步丰富了广大村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获得感 。 (供稿人:樊加伟、张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