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海上记忆】上海如何进入电灯时代?从南京路这盏路灯亮起说起
_原题为 【海上记忆】上海如何进入电灯时代?从南京路这盏路灯亮起说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开街的重要标志 , 9月12日当天启动“点亮南京路东拓街灯” , 以纪念1882年上海电气公司在南京路点亮第一盏电灯 。 (海沙尔 摄)
2020年9月12日晚间近7点的南京路万众瞩目 , 众多游客欢聚在南京东路新落成的“1882广场”上一同期待着“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的正式开启 , 在距今138年前的1882年 , 上海第一批十五盏电灯(弧光灯)中的一盏就是在这个路口被点亮的——是年7月27日的《字林西报》曾对此有这样报道说:
【电灯|【海上记忆】上海如何进入电灯时代?从南京路这盏路灯亮起说起】“昨夜 , 上海的景色将长久地遗留在中外居民的脑海里 , 他们第一次看到上海的街道上用上了电灯……他们中间曾经存在着一种坚强的信心 , 即有朝一日只需一盏电灯的光辉 , 就可照亮整个一座城市……成百上千的人带着十分羡慕与得意的神态 , 凝视着明亮如月的电灯 。 这些电灯装在好几处地方 , 有一盏就装在南京路江西路转角……”
上海的电灯虽说是出现在1882年 , 但上海的路灯却早已有之 。 如在1845年上海道台与英国驻沪领事签订的《上海租地章程》中就有这样写道:“洋泾浜北首界址内租地租房洋商应会商修建木石桥梁 , 保持道路清洁 , 树立路灯” , 显然上海早已有了路灯概念 , 而当时为道路照明的工具主要是以“油灯”为主 。
19世纪60年代中叶时 , 随着“大英自来火行”在上海的成立 , “煤气灯”开始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 。 就在大约同时期 , 煤油灯也曾一度进入到工部局道路建设的考虑范畴之中 , 但终究由于“财政状况”等原因 , 没有能够在道路建设领域内得以落实 , 如据《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记载:
“1865年9月5日的会议上 , 工务委员会报告中说:本委员会已致力安排用煤油灯取代现有的油灯 , 原有的灯杆不换 , 但是委员会收到的最低投标使得换用煤油灯几乎贵于现在的三倍 , 因此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 , 因此煤油灯作为当时的一种“新生事物”最终还是没能走向当时上海的各大街道 。
那煤气灯与煤油灯及传统的油灯相比又有哪些优势呢?笔者经多方查阅后归纳有如下几点:
1、光亮度高 。 如据熊月之在《照明与文化:从油灯、蜡烛到电灯》一文中所述:“据测定 , 一盏煤油灯 , 其亮度是同样大小的动物油脂蜡烛的3倍 , 是石蜡烛的6-10倍” 。
2、使用方便 , 煤气灯只要扭动开关即可使用 , 可免去油灯、煤油灯需定期添油的烦琐 。
3、相对安全 , 煤气灯的燃料由“自来火行”(煤气公司)的管道输送 , 可基本确保使用安全 。
正是在上述这些优势的推动下 , 虽说使用煤气灯在经费开销上与传统的油灯相比依旧要高出不少 , 但工部局在经过讨论后最终还是决定在部分道路上开始尝试使用“煤气灯”这个新生事物 , 当然此间煤气公司所提出的“优惠措施”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 同样据《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记载:“煤气公司主动提出 , 免费在南京路上竖立十根公用灯柱及托架 。 本委员会决定 , 作为一次尝试 , 将为外滩至河南路这段最狭窄的部分提供照明路灯 , 因为此处马车交通量最大” 。 就这样在1865年12月18日 , 上海的第一批煤气灯在南京路上被点亮 , 据《上海公共事业志》记述:“自来火行在南京路从浙江路口以东到外滩装接了十盏广告性质的路灯 , 扩大影响 。 12月18日向公共路灯供气 , 上海街头第一次煤气灯 , 在市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另也有说法称 , 12月18日那天实际被点亮的煤气灯只有一盏) 。
推荐阅读
- 综艺《闪光的乐队》让人记忆深刻的宝藏歌手
- 口述民俗·我的春节记忆|2022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一说到春节,我还是会像孩子一样兴奋
- “洛神”何灏浩现身河南春晚:人生第一次上卫视春晚很开心,录节目勾起春节记忆
- 春晚记忆:离开我们的8位春晚主持人,每一个都令人记忆深刻
- 探班2022郑州春晚:光阴的故事讲述城市记忆
- 央视频跨年直播,主持人大赛选手再聚首,张舒越尹颂分享春晚记忆
- 《春晚有心意——2021我要上春晚》开播首期引关注红花郎致敬经典唤醒记忆
- 海上逃生、丛林隐身……焉栩嘉录制野外探险节目《勇敢者的征程》
- 如果声音有记忆第1集:阴差阳错险失良机
- 《中国潮音》开启“年代主题赛”选手唱响时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