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林霄︱发现王忠纫:《徐霞客游记》的首位整理者( 五 )


二十五日 , 清晨 , 眉公已为余作二僧书 , 且修以仪 。 复留早膳 , 为书王忠纫乃堂母亲寿诗二纸 。 (《徐霞客游记校注》140、143页 , 中华书局)
徐霞客最后一次出门远游在丙子年(1636) , 九月二十日早晨天未明乘船 , 即抵达无锡 , 第一个见到的朋友就是王永吉 。 王永吉留酌徐霞客到中午 。 接着二十四日 , 徐霞客乘船到畲山拜访陈继儒并留宿 。 第二天 , 陈继儒为王永吉的母亲写了寿诗两纸 , 说明了陈继儒与无锡王家的交情 。 徐霞客的母亲“王孺人”也是无锡人 , 或许与王永吉家是宗亲 。
当徐霞客于崇祯十三年(1640)从云南返归家后 , 十月遣长子徐屺赴京师视探被朝廷关押的黄道周 , 黄道周付书徐霞客:“贤郎远来甚可念 , 忠纫翁重惠寒裘 , 洽以道意 , 既不忍辞 , 何以谢之?” (黄道周《狱中答霞客书》 , 《徐霞客游记校注》 , 1427页 , 中华书局)在黄道周含冤入狱时 , 王永吉为同年好友送上寒裘 。
《瞿式耜集》中有《王忠纫再任福州两首》 , 有句曰:“蒿目疮痍万国前 , 欣闻闽海净风烟;介夫图绘其时矣 , 伯记孤忠共勉旗 。 ”当作于王永吉再任福州知府之际 。
《徐霞客游西游记》是目前发现《徐霞客游记》最早的抄本 , 据季梦良序:
崇祯丙子秋 , 霞客为海外游 , 以缄别余而去 。 去五年始归 。 归而两足俱废 。 噫嘻!博望之槎既返 , 章亥之步亦穷 。 今而后 , 惟有卧游而已 。 余时就榻前与谈游事 , 每丙夜不倦 。 既而出箧中稿示余曰:“余日必有记 , 但散乱无绪 , 子为我理而辑之 。 ”余谢不敏 。 霞客坚欲授余 , 余方欲任其事 , 未几而霞客遂成天游!夫霞客之事毕矣 , 而余事霞客之事犹未毕也 。 迨其后 , 记尽为王忠纫先生携去 , 余谓可以谢其事矣 。 忠纫之任福州 , 仍促冢君携归 。 冢君复出以示余曰:“非吾师不能成先君之志也 。 ”启箧而视 , 一一经忠纫手较 , 略为叙次 。 余复阅一过 , 其间犹多残阙焉 。 遍搜遗帙 , 补忠纫之所未补 , 因地分集 , 录成一编 , 俟名公删定 , 付之梓人 , 以不朽霞客 。 余不敢谓千秋知己 , 亦以见一时相与之情云尔 。
壬午年腊月望日友弟季梦良录完识 。 (《徐霞客研究古今集成》 , 21页 , 中国书籍出版社)
季梦良是徐霞客儿子的塾师 , 他在序言中说 , 徐霞客去世前托付他编辑游记文稿 , 不久即去世 。 季梦良于是转托王永吉 , 王永吉再次赴任福州知府之前 , 将友人文稿整理后 , 由徐霞客的儿子交回给季梦良 。 于是季梦良在王永吉所整理游记的基础之上 , 补遗拾漏 , 完成了《徐霞客西游记》最早的抄本 。(北京图书馆藏《徐霞客西游记》五册 , 乃顺治二年后季氏家人所重抄的第二次复抄本;《徐霞客研究古今集成》第9页 , 中国书籍出版社)
据此可知 , 陈继儒为此卷题跋的时间 , 当在王永吉崇祯初年出任福州府接着被劾归里之后 , 崇祯五年(1632)王永吉题跋《五王醉归图》之前 。
王永吉再赴任福州知府的时间 , 当在崇祯十四年正月(1640年底)之后 。 因为季梦良序言中提及 , 王永吉交回文稿的时间在徐霞客卒后 , 赴任福州之前 。 也与《王福州传》言“因触忌告归 , 里居十年”相合 。
明清之际名王永吉者非止一位 , 另一位是鼎革之时任蓟辽总督并降清的王永吉 , 高邮人 , 字修之 , 号铁山 , 天启五年(1625)进士 , 而无锡王永吉是天启二年(1622)进士 。 同年有文震孟、陈仁锡、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人 。 虽同名同姓 , 却不是同一个人 。
在明末清初地坼山崩的动荡时代 , 王永吉几乎淹没在历史文献之中 。 但在这个小人物身上 , 我们却能看到一种难得的品格:“自筮仕至白首 , 无暮夜之金 , 无居间之札 , 无声色之乐 , 无游闲之客 , 无号呶长夜之饮 , 无跳梁不简之仆 。 诚敬以待人 , 忠厚以御下 , 战兢慎独砥后贤 , 以躬行实践砭伪学 , 神明坚悍 , 老而不衰 。 ”他讲道义 , 不妥协 , 不变节 , 近乎迂腐 。 他不懂为官之道 , 一味地耿直 , 不知迂回 , 不合时宜地挑战权势之人 , 并总是败下阵来 。 或许他的官场失意也是他的幸运 , 在南明政权覆亡之前 , 他已对政治失望 , 不赴任金华知府而赋闲在家 。 因此他不必成为黄道周、倪元璐、瞿式耜那样的烈士 , 也不用被迫做钱谦益、王铎那样的贰臣 。 能够苟活于乱世 , “独居东郊废圃中 , 绝意世事” , 大概是最好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