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四川一座偏僻小庙为何宋徽宗亲笔赐名号

_原题为 四川一座偏僻小庙为何宋徽宗亲笔赐名号
_原题为 蓬溪高洞丰泽庙宋徽宗亲笔赐名号
蓬溪县城往西十五公里左右的明月镇高洞村,山形隽秀,水势回环 。 高洞村有座寺庙叫高洞庙 , 又名高洞丰泽庙 , 高洞尼众禅院 , 葱郁碧绿间 , 翘檐丹柱隐隐若现 , 钟磬梵音悠扬于耳 。 寺前匾额上镌刻三个大字:高洞庙 。 高洞庙始建于唐 , 宋崇宁年间 , 徽宗赐名“丰泽” 。
一座偏僻小庙 , 如何能引来帝王的关注?“北宋蓬溪李洪 , 灾年捐资 , 救活十万家人 , 县人建丰泽庙以祭祀 。 ”《四川通史》里有一段简略的文字记载 。
李洪 , 保宁锦屏(今四川阆中)人 , “年未弱冠而天姿雅俊 , 阴阳历数无不周知”,是闻名当地的神童天才 。 成年后,李洪不仅品行端正、行为纯善 , 而且才思敏捷、学识渊博 , 任小溪(今遂宁市船山区)令间惠政良多 , 获得满县赞誉 。 卸任归隐后 , 李洪举家定居蓬溪县高洞环滩 , 耕读吟咏 , 享田园之乐 。
【李洪|四川一座偏僻小庙为何宋徽宗亲笔赐名号】相传 , 蓬溪有一年遭遇大旱 。 从春到夏,数月未见滴雨 , 庄稼绝收 , 河塘干涸 , 民不聊生 。 李洪将多年积蓄尽数捐出 , 购粮买米 , 大锅煮粥 , 倾其所有 , 救济灾民 。 李洪的善行迅速传遍全县 , 各地灾民云集而至 , 每日等候周济者数以千计 。 在长达数月的救济中,李洪家私耗尽,救活灾民十万家 。
李洪去世后,百姓感其恩德 , 自发捐资出力于环滩前建起了这座高洞庙 , 祭祀人们心中的“李神君” 。 闻得李洪善行 , 宋徽宗深为感动,亲笔为庙赐号“丰泽” 。 至南宋理宗宝祐年间 , 累封至王爵 。
而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李洪已被神化为专司风雷云雨之职的“神龙” 。 在高洞庙南侧岩壁上,镂刻的高浮雕蟠龙和阴刻“神”字至今尚存,二者合为“神龙”之意 。
高洞庙前厅建于两米高的台基上,为单檐式木构建筑,内部高大空旷;正殿为单檐歇山式顶,形态雄伟壮观 。 庙内藏有清乾隆三十二年、咸丰年间记事石碑三块,光绪十年木刻一块,清代水墨花鸟壁画三幅等诸多文物 。 高洞庙也因此名声大振 , 香火鼎盛 , 虽历经兵燹千年不衰 。
采访人员 王若晔 整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