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RCFOX首款高端车型即将落地 新能源汽车新一轮竞争展开

本报采访人员 向炎涛
近日 , 《证券日报》采访人员从蓝谷麦格纳了解到 , 其打造的首款高端车型ARCFOX αT将于9月底上市 , 该车型已于今年4月份开启预售 , 长续航版本预售价为28万元 。
蓝谷麦格纳是北汽蓝谷与麦格纳合资成立的企业 , 双方以此为主体 , 共同打造ARCFOX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 而ARCFOX品牌也被业内解读为北汽蓝谷冲击高端市场的载体 。
【『证券日报』ARCFOX首款高端车型即将落地 新能源汽车新一轮竞争展开】 这两年来 , 包括北汽在内的自主品牌相继在高端市场布局 , 以提升品牌向上溢价能力 。 业内人士认为 , 新能源车市场进入下半场 , 高端化将成为自主品牌突围的一大机会 , 而ARCFOX αT的落地无疑将加剧新能源车高端市场竞争格局 。
第四种产业模型
北汽与麦格纳的携手始于2018年 。 2018年6月份 , 北汽与麦格纳正式达成协议 , 共同打造对外开放共享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制造中心 。 随后 , 代表双方技术合资公司和制造合资公司先后注册完成 。 2020年5月份 , 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
麦格纳是全球唯一的具备整车制造能力但不拥有任何整车品牌的企业 , 有着“汽车界的富士康”之称 。 该公司是全球顶级的工程制造服务商 , 有110年历史 , 此前唯一的工厂位于奥地利第二大城市格拉茨 , 曾为阿斯顿马丁、布加迪、奔驰G、宝马5系等豪华车型代工 , 一共生产过370万辆汽车 , 最便宜的是宝马5系 。
业内人士认为 , 与北汽合作 , 麦格纳看中的是北汽蓝谷在三电技术方面的经验和积淀 , 其最大的诉求是打造一款高水平、高品质的纯电动汽车平台 。 而北汽看中的则是麦格纳的整车制造能力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模型看 , 不同于传统车企转型发展的主流做法 , 不同于造车新势力 , 也不同于江淮大众、光束汽车等整车企业之间新的合资项目 , 蓝谷麦格纳打造了我国汽车产业前所未有的“第四种模型”:蓝谷麦格纳是全球首例由主机厂和供应商合资打造的整车级别合作项目 , 还将向所有其它的OEM以及造车新势力共享开发和制造的资源 。 而通过与麦格纳的合资合作 , 北汽蓝谷可以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倾注在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的价值链高端环节 , 以科技创新驱动品牌向上突破 。
《证券日报》采访人员从蓝谷麦格纳了解到 , 双方合资打造的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是麦格纳在全球布局的第二个工厂 。 该基地基于北汽镇江工厂升级改造而成 , 全面导入了麦格纳MAFACT(Magna Factory Concept)生产制造体系 , 可通过标准化流程及目标管理 , 将欧洲百年制造核心工艺与管理技术进行100%复刻 , 在硬件层面充分保障ARCFOX产品的世界级品质 。
“软硬皆施”强强联合
智能网联时代 , 汽车硬件和软件深度绑定成为趋势 。 而北汽和华为的合作开业界之先河 , 这是华为首个对外合作的汽车项目 。 2018年11月份 , 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双方将在智能化转型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与合作 , 将ICT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深度融合 , 基于软件定义汽车 , 共同打造面向下一代的世界级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 。
2019年1月份 , 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 , 并正式揭牌成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 。 据介绍 , 未来 , 将主要由这个实验室来为ARCFOX品牌的产品定义 。 蓝谷麦格纳与华为将基于车辆利润分工尝试一个新的合作模型 。 华为会在蓝谷麦格纳的产品定义封装完成之后 , 面向全行业陆续提供标准制式的供货 。
据北汽新能源方面介绍 , 华为在车载电子领域涉猎非常广 , 从芯片开始 , 基于芯片做架构开发、系统开发、集成应用以及控制器 , 其最为看中的是华为的算力 。 “华为目前在自动驾驶维度的算力能到330-340Tops , 超越了特斯拉目前的140Tops算力 。 ”北汽新能源方面告诉《证券日报》采访人员 , “在操作系统这种基础架构层面 , 一定要是航母级的企业才能够打造 。 华为鸿蒙生态系统是能够开源并实现智能家居、穿戴设备、智慧城市、车联网等多生态应用整合的基础架构 , 这一块目前就华为乐意干而且能干成 。 因此 , 蓝谷麦格纳在由‘硬'向‘软'的过程中 , 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就是与华为紧密合作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