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去吐鲁番到底好不好一个月的假期。天气热死了但是又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太不赞同楼上说热得答案了!吐鲁番的热应该成为一种体验旅游,热旅游,大漠无垠,骄阳似火,这个时候去火焰山,多好。我就是七月份去的吐鲁番,游了一圈火焰山、坎儿井、葡萄沟等等,热的感觉非常好。
■网友三十四
以下是我的吐鲁番游记,供你参考。作为新疆之行的最后一站,吐鲁番在我们的行程里的作用其实就是打个尖、住个店、然后顺手捎点水果上飞机。至于“只是一座荒山”的火焰山、“只是一片葡萄架”的葡萄沟、“只是一座博物馆”的坎儿井,好多人说都是典型的到此一游式景点,时间紧的话根本没必要去。但由于新疆高铁的开通,我们平白无故比原计划省了半天,于是还是决定找个地方看看。选来选去,选了离市区不算远、评价不算差的交河故城。
其实相比交河古城,高昌故城是一个更加耳熟能详的名字,这都要拜谢金庸那部“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的《白马啸西风》。但是,网上看介绍说交河比高昌更大更古老,保存更完好。而且同样是生土造的城市遗址,风景估计差相仿佛,不同的只是背后的故事罢了。
我们一早就把行李转移到了如家寄存,然后打车20分钟到了交河故城。这时是早上10点多钟,停车场上车子并不多,入口一面粗糙的黄土墙上写着“交河”两个大字。走进去是售票处,设计成幽暗的隧道样子,墙上挂着景点的图文介绍。售票员说走到故城遗址要半个小时,可以坐观光车前往,现在试营业阶段购买门票送观光车票。我发现新疆的景区都已经启用了同一个赚钱模式,就是建景区大门时尽量远离景点,然后强制购买区间车票,喀纳斯的每个景点都是采用这种捆绑销售的方式,车票甚至比门票还贵。在喀拉峻草原若不是提前联系了牧民,肯定也只能老老实实门票车票一起买了进去。
我们也拒绝了景区的付费导游服务。我对导游的讲解从来不都怎么感冒,每次都觉得讲述的内容跟观赏的景色不能融合一处,让我不得不分心二用。但这确实是周伯通少数奇人才能有的天赋异禀,每每听懂了讲解却错过了风景,欣赏了风景讲解却又成了耳边风。除了讲解词写得实在无趣外,归根结底是因为不是每个游客都跟得上导游的节奏,脑子还没来得及把眼前的事物跟背后的故事一一对应起来,导游手里的小旗马上又指向了下一个目标。中国式导游和中国式教师一样,都只知灌输不知互动,所以投向他们的总是一双双迷惑的眼睛。
故城真的就是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土块,只有少数地方保存了完整的城墙和居室形状。景区用黄砖铺设了游览的道路,并在各处标示了“官署”、“寺院”、“民舍”这些名称,但是不知要用怎样不羁的想象才能跟这些土块对应起来。我们也偷偷旁听到了只言片语的讲解,但都感觉天马行空、不知所谓。就游览一个“城市”来说,景区不发一张详细的地图是不可原谅的。游客在这里要么像小学生一样紧跟导游的脚步,要么像逛公园一样闲庭信步。身在此城之中,又不知如何才能识得它的真面目?个人觉得景区完全可以在这遗址附近建一座高塔,跟喀纳斯的观鱼台一样,行至塔顶就可以尽情俯瞰故城全景。当然,进塔收点钱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故城的确是有一个观景台的,不知道是城市原有还是景区故意搭设的制高点,只是高得并不足以饱览全貌、指点江山。不过,站在这个没几步就能登顶的平台上,我却感受到了这一大片废墟给我的震撼。如果说这些只是自然风化的杰作,那我最多只会感叹一下造化的神工和宇宙的变迁。但眼前这成百上千个不规则的土块虽然无序地排列着,却分明能够辨认出人工建造的痕迹。尽管此时我对交河的历史不明就里,但在我眼中它们都仿佛都化作了一块块土黄色的无名墓碑,下面隐隐传来的都是传令的号角和震天的杀声。
这里既然曾是西域某国的都城,必然也荣盛一时,却在无休的战火中衰败至此。传说中的婴儿墓更是给这座满目荒凉的废城增添了许多悲壮色彩,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残酷和生命的无常,以及文明的脆弱。千砖万瓦的物质堆砌,千丝万缕的理性建构,千言万语的文字流传,到最后都根本不必大自然出手,在文明的自我毁灭力量面前就已经不堪一击。我依稀可以想象,千年以后的世人从地下挖出“上海故城”、“深圳故城”,面对一大堆面目模糊的钢筋水泥的情景,恐怕也还是只能一次次地跟杜甫一样装逼感慨“萧条异代不同时”。
推荐阅读
- 青面兽杨志到底有没有历史原型 杨志的性格特点
- 关于屈原的传说是什么 屈原到底姓什么
- 被称为“女真第一美女”的布喜娅玛拉到底有多美
- 慈禧到底有何美容奇招 让肌肤始终少女般白嫩?
- 梨山老母和毗蓝婆间有何隐秘 梨山老母到底是谁
- 面对强大的刘邦 异姓王吴芮为何能一站到底?
- 青楼名妓颜令宾最后到底怎么死的
- 秦始皇要徐福寻找的不老药到底是什么?
- 司马炎坐羊车御女 西晋皇帝司马炎到底有多荒淫
- 中国古代自产火器到底多威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