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创新开展防贫工作 筑牢稳定脱贫堡垒

9月17日 , 市防贫中心工作人员厉双和景玉利通过秦皇岛防贫大数据监测和帮扶工作管理平台调取各县区防贫数据 , 逐条逐项地审查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情况 。
自今年5月份以来 , 市扶贫办与河北达通公司合作创新研发了防贫大数据监测和帮扶工作管理平台 ,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优势 , 融合相关领域数据资源 , 全力推进防贫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
成立专门机构 提升防贫水平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 稳定脱贫、防止返贫致贫是关键 。
市委书记朱政学一直关注、关心防贫中心的工作进展 , 5月29日上午 , 他来到市扶贫办现场调研 , 对市县防贫中心建设提出要求 , “要把防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谋划 , 尽快健全防贫工作体系 , 构建有效的防贫机制 , 努力推进市县防贫中心一体化建设 , 持续提升全市精准防贫工作水平 , 确保我市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 ”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 , 6月11日 , 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防贫工作专门机构——市防贫中心 。 随后 , 各县区都成立了防贫中心 , 乡镇设立防贫工作站 , 村级设置防贫预警联络员 , 建立了市、县、乡、村全覆盖的四级防贫机构体系 。
“防贫中心的成立 , 解决了专业机构干专业事儿 , 专业人干专业事儿的问题 , 有利于我市防贫工作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 , 从而确保精准脱贫防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 ”市扶贫办主任王治国表示 。
【脱贫|创新开展防贫工作 筑牢稳定脱贫堡垒】目前 , 我市共设立乡镇防贫工作站87个 , 设置村级防贫预警联络员4981名 , 为脱贫后防返贫筑牢了坚固的战斗堡垒 。
建立数据平台 快速精准防贫
“政府给的这钱 , 对我们帮助真挺大 , 就我们农村来说 , 我得病之后花光了家里的钱 , 而且还借了钱 , 有了政府的救助 , 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就有希望了 。 ”卢龙县潘庄镇白家窝村43岁的宁秀娟在得到5万元的防贫保险救助后 , 生活又有了奔头 , 每次说起这事她的眼泪都会情不自禁地流出来 。
自2019年患病之后 , 宁秀娟先后做了两次手术 , 花了20多万元 , 医保部门主动筛查预警 , 通过大数据平台推送预警信息 , 迅即启动识别程序 , 将宁秀娟纳入监测对象 , 并及时落实防贫保险救助政策 , 将她家从贫困边缘拖了回来 。
通过建立市县(区)一体的防贫大数据监测和帮扶工作管理平台 , 能够实现信息收集、监测识别、帮扶救助、标注退出等全链条网上办公、掌上办公 , 实行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 , 与整个防贫工作业务流程相贯通 , 形成快速反应、分类施策、精准救助的监测和帮扶机制 。
抚宁区茶棚乡肖各庄村民杨旭患上了尿毒症 , 不仅无劳动能力 , 还需要两三天到医院透析一次 , 已花费透析费用2万余元 。 医保部门通过监测大数据平台及时发现、预警 , 各部门迅速启动核查、审定程序 , 及时将他纳入防贫监测对象 , 并通过防贫保险救助14600元 , 从而避免他因病致贫情况的发生 。
防贫工作追求快、准、稳 。 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村利用大数据平台共享监测对象信息 , 因户因人开展精准帮扶 , 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 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 , 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效率 。
强化“2+3”措施 确保靶向施策
扎实有效地做好防贫工作 , 还需要坚持强化防贫措施 。 我市对各部门帮扶救助政策进行汇总梳理分类 , 建立起“2+3”防贫帮扶政策体系 , 对监测对象靶向施策、精准救助 ,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
四月的青龙 , 漫山干草还没有褪去 , 青龙镇谢家岭村村民刘聪巡逻在村里的树林间 , 进行防火巡视 , “这是政府给的好工作哟 , 家门口就能做零工挣钱 。 ”
2017年 , 刘聪在建档立卡“回头看”中被识别为贫困户 。 脱贫退出后 , 市委老干部局帮扶责任人李建荣通过入户走访 , 发现刘聪因残面临返贫风险 , 及时将情况上报给县扶贫办 。 现在 , 他又被确定为有潜在返贫风险的农户 , 被纳入监测范围 。 为了帮助刘聪 , 除了让他继续享受医疗和入股分红政策外 , 当地政府部门还为他设置了护林员公益岗 , 每年护林补贴3000多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