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亲|甘肃成县 “城阳大桥”背后的故事:城成携手一家亲 阳光协作奔小康( 二 )


【一家亲|甘肃成县 “城阳大桥”背后的故事:城成携手一家亲 阳光协作奔小康】2018年7月10日,成县遭遇暴洪灾害,全县17个乡镇大面积受灾,城阳区挺身而出,捐助200万元救灾资金,用于成县基础设施恢复 。2019年,城阳区援助成县近千万元,今年以来,城阳区已援助成县1170万元,主要用于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目前,城阳区已对成县形成市、区、街道三级立体式财政援助资金支持体系,实施扶贫协作项目77个,涵盖产业协作、人才培训、教育医疗、劳务协作等多个领域 。
一家亲|甘肃成县 “城阳大桥”背后的故事:城成携手一家亲 阳光协作奔小康
文章图片

利和萃取陇南萃取车间 。
产业扶贫是根本之策——
扶贫资金50%以上用于产业扶贫
9月17日,当采访人员来到成县万寿菊种植及叶黄素产业园项目基地时,施工人员正在加紧建设鲜花发酵池 。
“为了推广万寿菊种植,城阳区和成县专门拿出一部分扶贫资金用于农户的种植补贴,普通户每亩地补贴500元,贫困户种植补贴800元 。前段时间收获季,平均亩产达到三千公斤,每亩地平均收入三千元左右 。”青岛佳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贤军介绍说,目前订单万寿菊种植规模已达2万亩,涉及17个乡镇,带动农户7164户以上,其中贫困户3174户,育苗及种植期间解决富余劳动力2400余人,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见效.
这是城阳与成县东西协作扶贫结下的硕果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 。城阳区紧紧抓住产业合作这个牛鼻子,先后组织50余家企业赴协作地进行产业合作对接,在成县建设了城阳产业园区,开工建设及投入使用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3.1亿元,目前已实际投资0.98亿元 。
除产业扶贫外,城阳区还充分发挥市场辐射带动作用,开拓消费协作有效途径:在青峰社区、区政府机关餐厅设立“陇货安货入青”农特产品体验店、销售点;在城阳市民节、青岛世界韩商合作大会、等活动设立协作地区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专场;在城阳融媒体开设消费协作公益广告专栏、动员职工、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采购协作地产品 。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岛市和城阳区各界累计采购销售成县特色农产品金额达6305.8万元 。
一家亲|甘肃成县 “城阳大桥”背后的故事:城成携手一家亲 阳光协作奔小康
文章图片

利和萃取陇南萃取项目厂房建成外观 。
全区动员参与协作——
结成“对子”同奔小康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成县劳动力外出就业受阻 。可2月21日傍晚6点,30名成县务工人员,却乘坐飞机顺利抵达青岛流亭国际机场 。“心情很激动,这是我第二年来青岛了 。本来以为有疫情工作不行了,没想到企业还包机票把我们接过来,这样的待遇哪里找啊!”来自成县的简友富高兴地说 。
简友富以前在成县当地打零工,现在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压模工作 。初来时他不懂技术,公司专门对他进行了培训,两年的时间他已经成为熟练工 。简友富告诉采访人员,他把媳妇也带到了青岛,两个人一起上下班,住宿有宿舍、吃饭有餐补,年收入近十万元,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因为手头宽裕了不少,去年过年回家,简友富还给家里添置了新的洗衣机和电冰箱 。周围的亲戚朋友纷纷前来打听想要去青岛工作,简友富就热心地为企业当起了介绍人 。
自建立扶贫协作关系以来,城阳、成县两地立足人力资源供需矛盾的现实,积极搭建劳务输转平台,优先为有意愿转移就业的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开通了贫困群众就业“直通车”,搭建起就业“连心桥” 。
2018年,“城阳区-成县东西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在成县举办,4800余名求职者参加了现场招聘,600余人向城阳区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提报了求职需求,达成就业意向180余人,有11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城阳就业 。2019年,城阳区吸纳甘肃贫困人口来青稳定务工就业人员150人,省内就地就近就业426人,其他地区就业33人,培训贫困人口231人 。今年以来,针对成县劳动力就业受阻、城阳企业用工紧缺的矛盾,城阳区加强协作调度,率先启动劳务协作,先后组织陆续四批成县务工人员抵达城阳区务工,其中建档立卡人员74人,就地就近就业499人,新增到其他协作地区就业3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