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维权』小心“代理维权”陷阱
近年来,以“代理全额退保”“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为主要形式的“代理维权”问题快速增长,甚至已形成黑色产业链 。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提示指出,这些专职“代理维权”的团伙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一般不具备法律从业资质,却收取高额手续费,实际上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
“从实践看,这些专职‘代理维权’团伙煽动消费者反复向监管部门‘维权’ 。”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结合消费者相关案例指出,常见“陷阱”一般有三种 。一是“全额退保”暗藏猫腻,消费者很容易维权失败,并失去及时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是“退保理财”花样多,容易陷入非法集资圈套 。三是信用卡“维权”噱头多,赔了征信又失财 。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近期,部分团伙开始通过抖音等平台大肆宣扬‘投诉代理’,怂恿或代理消费者向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投诉,并提供统一投诉模板,使用统一投诉话术 。”北京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些“代理投诉人”一般不具备法律执业资格,对法律条文的引用经常有明显错误,严重阻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正常协商 。此外,部分人员还编造、歪曲事实,反复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信访,人为拉长维权流程,进一步导致消费者错过纠纷解决的最佳时期 。
那么,金融消费者究竟该如何正确维权呢?多位业内人士建议,按照“三步走”办法,即投诉、调解、举报 。
第一步是投诉 。一旦消费者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纠纷,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投诉,主张民事权益 。
第二步是调解 。如果消费者未能与金融机构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当地银行纠纷、保险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
【『代理维权』小心“代理维权”陷阱】第三步是举报 。如果消费者发现金融机构或从业人员违反监管法律法规,可以向被举报人所在地监管部门举报 。但是,向监管机构举报并不能解决消费者民事诉求,若消费者通过投诉、调解仍不能解决民事纠纷,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来源: 经济日报)
推荐阅读
- 林黛玉天生小心眼?为何丫鬟婆子都看不惯她
- 太监不小心看到皇帝与爱妃亲热会是个啥结果?
- 三国那些小心眼的皇帝都有哪些个人忌讳
- 严世蕃不小心放了一个屁 却被人溜须拍马说好香
- 小心身边的人出轨 韩信的悲剧就是最好证明
- 贾母有多厉害 从红楼梦的宴席排位看贾母小心机
- 当皇后不小心扇了皇帝的耳光
- 第一位律师的第一个案子 曹汝霖代理太监离婚案
- 古人的爱情一不小心就能把你掰弯了
- 不小心看到皇帝与爱妃的亲热会是个啥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