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一段重提遗漏的重大历史史实( 二 )


文章图片

(驻包头侵华日军关东军敌首)
地区|一段重提遗漏的重大历史史实
文章图片

(日军入侵华北进攻路线图)
10月21日 , 毛泽东给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以及周恩来的电报中指出:“宋时轮团全部(分割之部分应还建制)准备长期活动于长城以北大同、雁门以西地区 , 东与杨成武 , 西与第一二0师主力呼应 。 ”
1938年1月 , 被中央定为在雁北地区长期抗日游击战“宋时轮支队”又称“雁北支队” , 宋时轮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 "雁北支队”自1937年10月至1938年5月 , 在同蒲线以西 , 平绥线以东 , 同日军进行大小战斗百余次 , 击毁日军汽车390余辆 , 歼灭日军2 , 000余人 , 激获各种武器1 , 000余支(挺) 。 支队兵力得到扩充和壮大 , 组建了司令部机关 , 由最初的5个连建制扩充为3个营12个连建制 , 又扩建了1个骑兵大队 , 8个挺进队(每个挺进队相当于连) , 此刻 , 总兵力达到2 , 000余人 , 此举 , 引起了日军的高度恐慌 , 连连进行“围剿” , 拖住了日军进攻的步伐 。
雁北地区 , 我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存在 ,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它不仅仅成为华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一个战略支柱 , 西靠呼和浩特、包头、集宁和京包铁路线;东伸太原腹地;北联大同 , 张家口;南接晋西根据地 , 是陕甘宁边区的东部屏障 , 而且是八路军重要的战略后方 , 为此 , 雁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 , 引发了党中央将雁北地区与大青山地区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 直接向蒙古、苏联发展 , 形成赴苏联一条私密通道 , 得到苏联的援助的设想… 。
地区|一段重提遗漏的重大历史史实
文章图片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展形势图)
大青山 , 位于内蒙古阴山山脉中段 , 西起包头 , 东至乌兰察布 , 横亘700里 。 由此往北到外蒙边境为草原地貌 , 无险可据 。
1938年3月29日 , 毛泽东致电第一二0师并告八路军总部 , 询问“能否沿大青山脉创造一个游牧性质的骑兵支队?如可能该支队西走新疆边境 , 东迄满洲 , 整个内外蒙交界区域均可为其游击地区 , 亦盼考虑见告 。 ”
地区|一段重提遗漏的重大历史史实
文章图片

(毛泽东、滕代远询问贺龙、萧克、关向应是否可在“大青山脉建立一个游牧性质骑兵支队”的电报)
毛泽东电报中所说的“游牧”二字 , 在第一二0师及八路军总部接收稿中为“游击”二字 。 中央档案馆现保存此电报稿为两份 , 日期也不同 , 毛泽东的发稿为3月29日 , 而第一二0师及八路军总部收稿为3月30日 , 因此 , 无法判断是“游牧”还是“游击”二字 。 据现在的说法均为“游击”二字 。
“宋时轮支队”在雁北地区站稳脚跟后 , 1938年4月毛泽东即向他们发电 , 于第一二0师与宋(时轮)支队:“要求你们对平绥铁路以北(绥蒙)能否建立游击根据地进行调查 , 情况如何望速告 。 ”
宋时轮接到毛泽东电报后 , 即找人请来察哈尔(张家口)省建设厅科长陈凤桐询问 , 得知 , 大青山地区是“山上无房屋、气候寒冷 , 民性强悍” 。 并得知因地形不同 , 关内步兵不十分便利活动 , 过大兵力不甚适宜(粮食甚缺) , 尤其是房屋少、天气又冷 , 更加困难 。
接宋时轮电报后 , 毛泽东犹豫了 , 在考虑建立与苏联秘密通道问题利害后 , 6月初 , 毛泽东下定决心 , 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 为打通与苏联秘密通道奠下基础 。
地区|一段重提遗漏的重大历史史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