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司马懿孤注一掷发动高平陵之变 为什么后来成功了呢

_原题为 司马懿孤注一掷发动高平陵之变 为什么后来成功了呢
高平陵是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的陵寝 , 位于洛阳城洛水之南的大石山 。 公元249年 , 也就是曹魏的正始十年 , 曹爽带着皇帝曹芳前去高平陵为魏明帝扫墓 , 司马懿趁此机会直接发动政变 , 一举打垮曹爽一党 , 直接掌握曹魏的军政大权 , 为了魏晋禅代奠定了基础 。
其实 , 一般人看来高平陵政变一直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怪异的事情 , 要知道曹魏从曹操打下基础开始到此时已经有五六十年了 , 中原人已经接受了曹魏的统治 , 而且司马懿在曹爽当权的时候 , 司马懿只是官拜太傅 , 官位爵禄虽然高 , 但是只是虚位而已 , 并没有什么大用 。 而且此时的司马懿远离曹魏的政治权利中心已经有十多年了 , 年龄已经高达70岁了 , 曹爽虽然把他排挤出政治中心 , 但是对于司马懿依旧还是很尊崇 , 并没有紧逼司马懿 。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 , 直接隶属于曹爽掌握的禁军 。 曹爽征讨蜀汉的时候 , 司马懿的另一个儿子司马昭随军出征 , 还立下大功 , 可见曹爽也没有要干掉司马家族的打算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七旬老翁在政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 孤注一掷发动一场冒险性的政变 , 为何后来就成功了呢?
司马懿|司马懿孤注一掷发动高平陵之变 为什么后来成功了呢
文章图片

曹爽夺权产生做出一系列错误操作
曹芳在历史被司马师废为齐王 , 所以一般把曹芳称为齐王曹芳 。 曹芳8岁继承皇位 , 实际上是没有亲政能力的 , 所以魏明帝曹叡在临死前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爽 , 但是曹爽上位之后 , 暗中采用丁谧的计策 , 让皇帝曹芳下诏升司马懿为太傅 , 尊崇司马懿的地位和爵禄 , 但是暗地里却把司马懿的实权给剥夺了 。 由此曹爽掌控了曹魏的大权 , 曹爽的弟弟曹羲做中领军 , 掌握禁军 , 弟弟曹训为武卫将军 , 统领禁军武卫营 , 弟弟曹彦为散骑常侍 , 其他的兄弟都是列侯侍从 , 出入宫廷 。 曹爽的表弟夏侯玄则被任命为中护军 , 负责总统诸将 , 选拔举用军队武官 。 另外和曹爽交好的何晏、邓飏、李胜、丁谧 , 毕轨等人都被曹爽招为心腹 , 并担任朝中要职 。
爽弟羲为中领军 , 训武卫将军 , 彦散骑常侍侍讲 , 其馀诸弟 , 皆以列侯侍从 , 出入禁闼 , 贵宠莫盛焉 。 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 , 进趣於时 , 明帝以其浮华 , 皆抑黜之;及爽秉政 , 乃复进叙 , 任为腹心 。
此外曹爽还敢干出了一下事件:
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 , 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 , 皆以为伎乐 。 诈作诏书 , 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邺台 , 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 。
而且曹爽为了更好的控制朝政 , 把魏明帝的郭太后迁徙到永宁宫 , 以至于当时的郭太后和皇帝曹芳相互哭泣告别 , 如此种种行为想必使得郭太后和皇帝曹芳对于曹爽的极为厌恶 。 这在此后司马懿直接可以获得郭太后的诏书发动政变 , 获得了政治合法性 。
曹爽做了另一件事情有损世家大族的利益 , 那就是曹爽针对九品官人法的弊端 , 采取了加强功课 , 以考绩和中正品状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 , 如此一来中正官选拔人才在世家大族里面只能够选择优才 , 而不是人的出生 , 这就使得世家大族对于曹爽十分不满 。
【司马懿|司马懿孤注一掷发动高平陵之变 为什么后来成功了呢】此外曹爽的做法也会使得曹魏的重臣对其不满:
当时曹魏重臣蒋济是领军将军 , 掌管禁军 。 曹爽上位后 , 蒋济被升迁为太尉 , 也是明升暗降 , 蒋济曾经对于曹爽的行为非常不满 , 他曾经批判曹爽的改制法度 , 认为曹爽改制法度是取祸之道 。
大臣王肃就是因为非议曹爽的行为 , 就被以祭祀宗庙时有误的罪名罢免职务 , 后来改任光禄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