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揭秘:古人打完仗为什么不脱掉盔甲?
_原题为 揭秘:古人打完仗为什么不脱掉盔甲?
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盔甲 , 根据《武经总要》记载 , “步人甲”是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 , 属于典型的札甲 , 防护范围包括全身 。 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 , 总重量达29公斤 , 此外 , 盔甲里面还要穿着厚厚的内衬 , 以此来缓冲敌人的打击所带来剧烈冲击 , 并且减轻铠甲对人身体的摩擦 。
宋元之后 , 随着棉花进入中国 , 军营之中出现了“棉甲” 。 制作时 , 取七到十斤棉花 , 进行反复浸湿、晾晒 , 并压实 , 层层压制之后 , 棉花就会失去透气性 , 穿在身上用一个通俗化来讲就是“很捂” 。 尤其是炎炎夏日 , 外面的铁甲被阳光直晒 , 很快就会热得跟铁板似的 , 再加上“很捂”的棉甲 , 重甲士兵们往往苦不堪言 。 在中国传统艺术评书中 , 有这么一句话“大将最怕卸甲风” 。 卸甲风 , 是一种可怕的疾病 , 绝非空穴来风 , 而是确实存在的 。 有不少大将军没战死在沙场 , 却因为“卸甲风”栽了跟头 。
文章图片
第一个得“卸甲风”而死 , 被记录在史册上的是“楚汉之争”时的魏王豹 。 魏王豹是战国时魏国的贵族 , 项羽大封诸侯时 , 封豹为西魏王 。 刘邦平定三秦之后 , 他跟刘邦混了 。 可刘邦在徐州被项羽击败后 , 魏王豹反叛了刘邦 。 后来韩信率军攻打魏王豹 , 在山东大战 。 大明第一猛将常遇春 , 也是栽在“卸甲风”上 。 洪武二年(1369年) , 常遇春北伐取得开平大捷 , 率大军南归京师 。 行至柳河川时 , 常遇春因为浑身燥热 , 便下马卸下身上铠甲 , 想歇息片刻再继续赶路 。 谁知竟得了“卸甲风” , 常遇春忽然全身疼痛难忍 , 病情急速恶化 , 轰然而亡 , 年仅四十岁 , 举国皆惊!
“卸甲风”到底是什么病?顾名思义 , 就是古代将军行军打仗之后 , 因为热血沸腾 , 身体太热 , 立即卸去盔甲 , 贪凉吹风 , 引起的“中风”症状 。 中医认为:人大汗之后 , 腠里不固 , 风邪易侵 , 拘束经络 , 使筋脉拘急 , 气血不通 , 不通则痛 。
常遇春班师回京时 , 正值盛夏 , 柳河川这个地方在今天河北省的承德市境内 , 昼夜温差极大 。 常遇春在白天冒着酷暑行军 , 傍晚感天气凉爽 , 于是便把身上盔甲脱掉 , 从热血沸腾到凉风骤袭 , 汗液大量蒸发 , 导致体温急剧下降 , 血管收缩 , 供氧不足 , 乃至于罹患中风 , 连带征战多年留下的暗伤一同爆发 。 以当时的医疗条件 , 根本没救 。
文章图片
中医对“风邪”极为重视 , 对此也多有论述 。 “功后一身汗 , 避风如避箭”、“避风如避箭 , 避色如避乱”、“尝闻避风如避箭 , 坐卧须当预防患 , 况因食后毫孔开 , 风才一入成瘫痪”、“风邪之伤心也 , 入筋透骨 , 如油拌面 , 进易出难 。 谨防也” 。 现代有很多喜欢运动的朋友 , 切记锻炼时 , 决不能随意贪凉吹风、喝凉水 , 否则也有可能染上这种“卸甲风” 。
【古人|揭秘:古人打完仗为什么不脱掉盔甲?】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 , 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
- 小尼小撒恶搞刘涛是我教的!魔术师邓男子揭秘央视春晚节目《迎春纳福》
- 虎年春晚《只此青绿》刷屏!揭秘背后创作细节
- 揭秘华晨宇的“校园往事” 《百姓的味道》收官篇感受武汉温度
- 《半熟恋人》4位嘉宾身份揭秘!周楠反差大,俞悦不简单
- 《五哈》:身高体重大揭秘,邓超身高170?鹿晗代谢年龄十八岁!
- 达人秀:反赌大师揭秘传统骗术,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 对手黄海闯虎穴,起底雷公和风暴内幕,大结局悬疑迎来终极揭秘!
- 德云社团综规则大揭秘,淘汰变冷板凳,伤害不深侮辱性强
- 天佑发声怒吼!给我五分钟,阿哲午夜大揭秘,宝哥,托,补S第一是老李?
- 《青春环游记》是“王牌”室外版?总制片人揭秘综N代如何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