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清平乐》中的哭声与历史:是谁让后人吃饱了大米饭用上了钞票?( 三 )


读者诸君都知道,王夫之是明末之人,他讨厌钞票,还要怪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滥发“宝钞”,所以王夫之以为宋仁宗跟朱元璋一样不靠谱:“有楮(楮树皮能造纸,所以古人以楮代称纸)有墨,皆可造矣,造之皆可成矣。以方尺之纸,被以钱布之名,轻重唯其所命而无等,则官以之愚商,商以之愚民,交相愚于无实之虚名,而导天下以作伪。”
宋朝 《清平乐》中的哭声与历史:是谁让后人吃饱了大米饭用上了钞票?
文章插图

归根结底,王夫之是认为纸币太容易造假,也容易因发行数量过大而引起通货膨胀。
比较《明史》和《宋史》,我们就会发现王夫之批评的不是宋仁宗赵祯而是明朝历代皇帝:“钞之始制也,号之曰千钱,则千钱矣。已而民递轻之,而所值递减,乃至十余钱而尚不售……俸有折钞以代米,乃至一石而所折者数钱。”
王夫之指责宋仁宗的“交子弊端”,其实都是朱元璋先生干的好事,这一点我们在关于明朝的某本畅销书中能找到记载。
宋仁宗驾崩,天下大哭,大哭者有大宋臣民,也有辽国和西夏百姓,连辽道宗耶律洪基(就是《天龙八部》里萧峰的义兄),也用自我贬低的方式表示对宋仁宗的敬仰之情:“我要生在宋国,也只能给赵祯牵马坠蹬站岗放哨,当一个殿前都虞侯。”
宋朝 《清平乐》中的哭声与历史:是谁让后人吃饱了大米饭用上了钞票?
文章插图

耶律洪基想当的大宋殿前都虞侯,还真不是一个小官,起码他能跟高俅平起平坐:所谓殿帅,分别是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的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三三见九,合称殿前九帅。
耶律洪基以一国之君的身份,如此自降身价,说明宋仁宗赵祯却有值得尊敬之处。
但是后世史学家也有不同声音,比如撰写《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蔡东藩先生,就批评宋仁宗是“妇人之仁,非明主之仁”。
英雄总被雨打风吹去,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宋仁宗是不是一代英主,这个有待读者诸君最终评定,但是有两件事我们不应该忘记:农学家赵祯引进的早熟水稻,让很多人免成路边饿殍,金融家赵祯推行交子,让商品流通更加便捷……

推荐阅读